第三章 回峰
10∶00一过,发放药物的护士查房完成以后,林翠小心翼翼地起身,一副虚弱的样子。说实在的我有些吃惊,她本来身体就没毛病,难道住院会让一个人体制下降?我赶忙上前搀扶她。而林翠好像也正期待着如此,于是表面上是我搀扶着她,实际上是她拖着我,来到医院的院子里散步。
散着散着散到一座假山背后,这里沿墙堆着许多石垛,又遮人视线。
林翠说:“其实出医院的法子我早就想好了,就是在等着你来。我不是要你帮我出这医院,而是要你陪我一起出这医院,陪我搞清出这事情的始末。一直以来,我都不认为这件事情是我失忆那么简单,特别是收到你那封信之后。但是这些假设都太荒唐,我不敢一个人去证实,所以要你陪着我。”林翠说话的时候紧紧抓住我的手,目光透着无限诚挚。
我还能说什么呢?为了这份诚挚,我只有甘之如饴地在林翠爬出围墙的时候,当她的垫子。
心中有鬼的我四下张望地从院子抄小道直接除了医院门,一路上连自己都觉得自己“贼头贼脑”:长这么大没有偷过东西,更不用说从公家偷什么,没想到第一次就偷了一大活人……那大活人还不知道怎么样,出去以后摔着没有……
走出医院门,我朝着围墙林翠该跳出去的方向走去。那里已经停了一辆出租车,车后坐上的林翠通过反光镜看见了我,立刻招手要我过去。等我一坐进车厢, 林翠在催促司机快开的同时,又让我吧茶色的车窗拉起来——她的一身病号服,还是尽量别被人看到好。
车上林翠用我的手机给她母亲发了条短消息,说她已经出院了,但是暂时不回家,有些事要干,有那多在一起,叫她母亲不要担心,随后就再也不搭理母亲的回复了。我问她去哪里,她指指前面,原来是一条似上海七浦路的商业街。
哪里的商家都不会拒绝客人,即使那些客人穿着病号服。我耐心地在车上等了25分钟,林翠终于一身光鲜地站在了我面前。开着计价器吹口哨的司机由于心情不错,一看到马上叫好。我自然也赞几句“好看”。女人挑起衣服一般是没完没了的,区区25分钟已经算是她知道情况紧迫只好委屈自己了。
林翠再次上车以后,报出了一串行车路线。看来她认定说了地方司机也不会认识。
大约15分钟以后,车停在一家图书馆门口。
图书馆门牌上写着“×××××图书馆”。这是一个很小的图书馆,进门只看见有一个图书管理员状的老头,没有别的借书者。林翠向老头索借几本岷江沿岸几个地方的地方志,老头颇有些吃惊,说:“都三四十多年没有人来这里翻这些地方志了,你们怎么知道这里有这样的书呢?嘿嘿,我本来以为除了我已经没有人知道这里有这些书了,这不,连‘文革’破四旧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这里有这些‘四旧’。”
林翠并不以为意,她结果那些书,每每翻开前先给我说一段有关铁牛的资料,都是专家组报告里没有的内容,然后随手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她的手指就如一根仙人的手指,所指之处她所说的东西就神奇地映现在书页上。她越说越自信,两眼放出带有希望的光。最后连这家图书馆的来历都一清二楚:这家图书馆原是民国时一个对都江堰很感兴趣的人的死人收藏,解放后几乎为人所遗忘,但是这里有许多古书甚至是珍本、孤本。
林翠告诉我,住在医院的那段日子,她通过和她母亲的交谈发现,她的记忆和别人所谓的记忆其实出入并不是很大,生活上90%的细节甚至吻合得丝丝入扣,但是不吻合的地方——比如铁牛——现在她的许多记忆点也在这里一一得到了证实。“今天带你到这里来,一是要证实我的记忆点,二是向再翻一翻这里的书籍。还记得我对你说过,铁牛肯定是个关键吗?这里的书我大抵只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