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节
    那是在1962年,霍塞刚上一年级,凯蒂·安德逊已是大四的学生。这位来自芝加哥郊区橡树坪的姑娘曾有过一段幸福而又不幸的童年。凯蒂的父亲在家乡的小镇上拥有一个规模不算小的空调及暖气设备公司,家资富足,日子也过得很体面。凯蒂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是不用外出工作的,她只是操持家务,照顾好凯蒂和她的两个哥哥。后来父亲为了另一个女人离开了家。离婚后,母亲在芝加哥米德威机场的联合航空公司找了一份事。不久,父亲又在橡树坪成了家,而母亲却从此寡居,再也没有结婚。她孤独,忧郁,整日沉默寡言。

    凯蒂从她母亲的身上知道了,离婚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她因此而痛恨父亲,几乎不再与他来往。父母的离异也在凯蒂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终生的伤痛,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郁郁寡欢独来独往,没有什么朋友。1959年,凯蒂·安德逊进了南伊利诺伊州大学通讯及传媒学系一年级,课余经常到学校广播站工作。在那里,凯蒂学会了编导广播剧和电视剧,也重新建立了自信心。1962年夏天,她回家乡报名参赛,并被当选为那年的“橡树坪小姐”。

    抑或是两个人性格上的相似使霍塞和凯蒂走到了一起。其实无论外表多么孤僻的人,在其内心深处也是渴望着爱与被爱的。这对年轻人如干柴烈火,很快便被激越的爱情融为了一体。

    他们的结合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对霍塞·蒙纳戴兹而言,娶一位白人女子意味着离他的“美国梦”又近了一步。少数民族毕竟是少数民族,要想在星条旗下闯荡,首先得让美国社会的主流承认和接受自己,让自己进入社会的主流。况且凯蒂并不是一般的白人女子,她的父亲怎么也算得上是商界中人。

    而凯蒂·安德逊所看上的,还有霍塞身上更深刻的、不为周围的青年人所理解或欣赏的一面。霍塞雄心勃勃,又脚踏实地,特别是,他的毅力之坚强,能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凯蒂相信霍塞肯定会成功。

    霍塞和凯蒂的结合并非易事。60年代初的美国,“只供白人”(eOnly)的牌子举目皆是,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屡见不鲜。霍塞和凯蒂在南伊利诺伊州大学的校园里手拉着手,简直就成了那座保守的卡波德尔小镇上的一道风景线。路人们明目张胆地朝这对“混合情侣”驻足、注目,甚至指手画脚、议论纷纷,丝毫不掩饰一脸惊愕的表情。

    压力还来自双方的家庭。安德逊家自然是不愿意他们唯一的女儿找一个黑不溜秋的女婿。而凯蒂的父母曾经离异这一事实,又有悖于蒙纳戴兹家族的宗教信仰。但是,什么也挡不住这对叛逆的青年男女,1963年夏天,当凯蒂获得南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学士学位后,便立即和霍塞举行了秘密婚礼,给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了一个西班牙姓氏——蒙纳戴兹。

    婚后,霍塞从南伊利诺伊州大学退学,随凯蒂一起到了纽约,不仅因为年轻的蒙纳戴兹夫人想在广播电视界发展,也是为了逃避卡波德尔小镇上那种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霍塞·蒙纳戴兹又先后就读于纽约市立大学和皇后学院。凯蒂不但没有找到和她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为了帮助霍塞完成学业,她还放弃了继续念硕士学位的打算,在一家小学校里谋了一份职。

    1967年,霍塞·蒙纳戴兹从皇后学院毕业并考取会计师执照,随即进入一个大型跨国审计公司柯博-莱勃蓝德。两年后,他被派往芝加哥替一家叫做利昂容器公司的客户做审计。公司的老板对霍塞的精明强干和管理才能颇为赏识,以高官厚禄聘请他担任利昂容器的总会计师。霍塞于是带着全家——凯蒂和刚满周岁的儿子约瑟夫·莱尔·蒙纳戴兹,昵称莱尔,迁回伊利诺伊州。凯蒂闲居家中做了全职主妇,从此再没有工作过。

    霍塞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使利昂容器公司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美国8大奇案简介 >美国8大奇案目录 > 第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