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鬼娃报仇
,两个人就这么端着枪,和李存壮一样对准那个女人背上的女娃,但谁也不敢开枪。
部队里关于鬼娃子报仇的传说一向很风行,流行最广的一个故事是北洋军混战时的事,那时军队里好多人都是原来的鞑子兵剪了辫子,放下长枪拿短枪,革命不革命也就是看脑后有没有那条驴棍,所以军纪极其败坏,杀平民脑袋冒功领赏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一杀就不是一个两个,因为一个村子里你杀一个两个,剩下的村民都看得到,迟早有一天会被捅出来。
捅出来当官的绝对饶不了你,就算当官的不把百姓的命当命,也不能容忍这么浪费子弹的事情,到时候谁干的谁都得掉脑袋。在这种想干缺德事情又怕掉脑袋的情况下,于是更缺德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屠村。
整个村庄,只要是成年男丁,一个活口不留,尸体全部是领赏的筹码,至于娘儿们孩子,这些容易暴露的尸体,就地挖深坑埋个干净,事了以后天衣无缝。当官的也没办法逼着死人脑袋说话好问清楚:喂,你活着是当兵的还是种地的?何况有些当官的自己也指望手底下的大兵杀的人头数多,好向更大的官领赏,就是以后那些妇女孩子的尸体被野狗刨出来了,指责的也是对战军队做下了这伤天害理的勾当,永远没有真相浮出水面的一天。
在这种情况下,鬼娃子复仇的故事终于爆发了。谁也记不得第一个传出故事的是什么人,但故事以火一般的速度在军队里传播,大致是这么一个说法:
在一次战争后,傍晚某个军队炊事班去河边取水烧饭,隔着河是一些孩子在嬉笑玩耍。由于河很宽很广,黄昏的天色又暗,谁也没在意战场附近怎么会有小孩子这件小事。炊事班取了水就回去洗米蒸饭。
饭好之后,饿了一天的士兵狼吞虎咽,忽然一个士兵闷哼一声,捂着喉咙咯咯作响,旁边的兵以为他噎住了,连忙连按带捶,但他就是吐不出来,眼看进气少出气多的当口,军医赶到了。一看不好,这军医也是个猛人,二话不说,拿刀就把要噎死的士兵喉咙开了个洞,结果喉咙洞一开,乒当一声,一个东西掉在地上。
你猜是什么?不是骨头,不是鱼卡,是个银铃铛,小孩子手镯脚镯上挂着的小铃铛。铃铛取出来了,那个士兵也噎死了,部队里把他埋了后,可恨死炊事班了:居然敢在饭菜里落下这东西,存心拿爷儿们的命开玩笑哪,结果差点起了兵变,都逼着炊事班把这件事情说清楚。
炊事班连喊冤枉,这烧饭的也就能落个饿不死的好处,哪里有钱打这银铃铛放在身上,就是打了也不能落到米粒里去。当兵带头闹事的就把话挑明了:“你们不要装,战前大家合伙屠的村,埋妇女孩子尸体的就是你们炊事班,还能不在死人头上扒皮,把尸体上的首饰捞干净?银铃铛掉在饭里噎死人就已经不对了,更不对的是你们把扒来的东西保管得这么不仔细,还落米里去,让上面知道了还不把大家一锅端?你说你们该死不该死?”
被他这么一说,一个炊事员忽然想起来了:“不错,这铃铛我是见过,是套在一个银镯上的,这银镯也确实是我在死孩子身上扒的,可战前我已经把它贱卖典当了啊,还没钱赎回来呢。”边说他边从怀里掏出一张当票,上面写得清楚,都当了快半个月了。
大兵们都愣住了,这样事情就蹊跷了。在这当口,忽然炊事班长想到了淘米时在河对面戏耍的那群孩子,仔细盘问一遍,炊事班居然没一个士兵看见那帮孩子的脸。
<er">五
等炊事班把这件事情说给哗变的士兵听,士兵们将信将疑,可说到底大家也不敢动手把炊事班的人全部打死,打死了谁去做饭?几百号人总不能从此自己动手下灶吧?于是嚷嚷一阵子,这事就此不了了之。
诡异的事情出在第二天傍晚。炊事班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