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无人营地
    地狱?

    我嘀咕了几句,外国人和中国人一样,都他妈信地狱和地府这一套。山洞就是山洞,哪有地狱,库恩的话绝对不能信。张一城听完,还质疑胡亮翻译错了,这里明明很正常,根本不像阴森的地狱。的确,山洞跟普通的山洞没区别,连之前的壁画都没有。山洞里没有明显的出口,我看了好久,才发现这里又有一条裂缝,估计都是地震时撕裂的。

    库恩没看出我们的怀疑,招呼大家一起钻归山缝,似乎要介绍前面的一处地方。胡亮叫我们放心地跟去,既然库恩活下来了,这里就比较安全。我点头同意,现在计较地狱没必要,先找到出口才是头等大事。这一次的裂缝比较大,我们穿上衣服后,很轻易地就走过去了。库恩很高兴发现了其他人,先走出去以后,就在那边亲切地叫我们慢点,注意别划伤了。

    “这德国人挺好说话的嘛!”张一城笑道,“老子向来不和敌人交朋友,今天看在库恩会一两句中文的份上,就当他是朋友了。”

    我看张一城说得那么得瑟,刚想笑呢,却发现这边的山洞太大了,大到让人类感觉自己像蚂蚁一样。手电根本触不到山穹,照不到尽头,空旷得让人呼吸都变慢了。这么大的范围,要找出口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我们急也急不来。库恩亮起手电,晃眼间,一个很大的营地就出现在眼前。

    营地里有数十座帐篷,帐篷外有很多生活器具,还有一堆刚熄灭不久的火堆。我看见这么多帐篷,感到不可思议,都说喜马拉雅山上鲜少有人上来,怎么有这么多人隐藏在雪山深处。可胡亮却说不太对劲,因为营地那边死气沉沉的,不像有很多人住在这里。张一城看了那堆刚灭的火,打包票说这里只有库恩一个人住,结果证明他们是对的。

    那处无人营地并不在山洞大厅的中央,只在边缘处,可我们却走了两分钟才到达。营地里的帐篷是墨绿色的,上面早就积满了絮状的雪灰,有的一碰就破了。这种帐篷和现代帐篷不一样,更像是蒙古包的帐篷。营地里有很多火堆,可很容易看得出来,那是很久以前留下来的了。

    帐篷里有不少生活用品,都是被褥和锅碗,足够我们取暖保温之用了。我掀起一床被褥,那上面有一股臭味,看花式不像现代的东西。营地里的东西没有赵菲搜集的多,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直接确认营地的来历。直到胡亮从一床被褥下面找出一张银票,这才大致地确认,营地可能早在一百年前就存在了,因为那银票就是晚清时期流传的。

    “一百年前?居然有人比赵菲还要先到这儿?”张一城乍舌地叹道。

    我猛地想起,一百年前,也就是1841年时,英国人乔治·额菲尔士(又译为埃佛勒斯)曾非法对珠穆朗玛峰进行测量,并得出一份中文、一份英文的测绘地图。在那份中文地图上,那位英国人就把喜马拉雅上叫作圣母山。可通常大家是把珠峰叫作圣母山,而不是把一条喜马拉雅山脉叫做圣母山。

    这件事早在发现杨宁手上的地图时,我就想到了,看来这可能就是当时测绘者留下的营地。然而,早在英国非法测绘前,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派人测量过珠峰,那时有55个犯人被带去做背夫,后来那55个来自岭南的犯人却在雪山上失踪了。想起这事,我就又想起了杨宁口口声声提起的蒙面人,那个蒙面人就是广东话口音,难道那时的人都繁衍下来了。

    胡亮看我想得入神,便问:“是不是在想杨宁?”

    我脸红起来,辩解道:“那是我的战友,我当然想了,我不仅想她,还想韩小强!”

    张一城对营地不关心,只想离开,所以就催道:“老胡,快问库恩出口在哪儿,别让我们留在这里陪他啊!”

    库恩忙着把火堆重燃,当胡亮走过去问出口在哪时,他却激动地站起来,一股脑讲了大长篇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死亡航线简介 >死亡航线目录 > 第二十四章 无人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