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九凤朝阳
。老牛头家就紧挨着村头,出了门不远就是我们要找的公主陵。
一听这话,我们的心都活了。我赶紧冲柳叶使眼色,示意柳叶赶紧上前搭话。毕竟我们两个大老爷们说话人家多少也得防备一些,可是柳叶则不然,一个姑娘,年轻漂亮,瞅着又顺眼,她要是吱声,事半功倍。
柳叶冲我做了个鬼脸,然后往前凑了凑:“大爷,我们有件事不知道您能不能帮个忙,我们想见见您说的牛大爷,您能帮忙带个路吗?”
老孙头先是看了看柳叶,又看了看我和大牙,点了点头,让我们跟着他就行,本来他也要回村,那就一起走吧。
见老孙头答应了,我们顿时心花怒放,赶紧把老孙头请上副驾的位子,我和大牙则坐在了后面。
估计老孙头平时很少坐车,身子不停地左摇右晃,晃了一阵后,回头看了看我们,长叹了一口气,说是这车啥都挺好,也凉快,就是坐着没有马车得劲儿,有一股子汽油味。
我们陪着老孙头闲聊了一阵,工夫不大,车子就进了村。
刚开进村口,老孙头便让我们把车停下,然后打开车门,很灵巧地直接就蹦了下去,瞅那架势好像是下马车下习惯了,倒是把我们吓得心惊肉跳。
老头刚一落地,就听旁边那院子里有人说话:“唉,老孙头啊,你这是去哪考察工作去了,咋还坐上小车了呢?”
老孙头也没抬头,冲院里就喊:“老牛啊,我给你带客来了,有人要采访你来了,你还不出来瞅瞅啊!”
话音刚落,大门就从里面被推开了,出来个矮胖胖的老头,手里摇着把蒲扇,穿着件大背心,好奇地打量着我们。
我们见出来人了,赶紧迎了过去,自我介绍了一番。
农村人都朴实,也没有什么戒备,直接把我们让进了院,老孙头有事也没进院直接就先回去了。
这家小院倒是很有情调,进了大门后,是一条红砖路,正对着房门。并排三间大瓦房,绿门蓝窗,红砖白瓦,色彩对比鲜艳,但是丝毫不觉得突兀。
红砖甬路长六七米,两侧就是自家的菜园子。头顶上用铁丝和竹篾搭成的穹顶,葡萄早就爬满了架,在头顶上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遮阳棚。下面刚好有几只小板凳,我们见这里倒是挺凉快,直接就坐在了葡萄架底下聊了起来。
要不是老孙头告诉过我们,还真就看不出来,老牛头有八十多岁了。老爷子面色红润,气色很好,始终笑呵呵的,像尊弥勒佛一般。当他听说我们的来意后,不禁也有些激动,指着他家门口东面的方向告诉我们,那里过去长着很多青干柳,每年到了这时候,绿树成荫,山清水秀,风景好极了。都说那里是“九凤朝阳”的风水宝地,下面埋着个公主的。
我愣了愣,故意装作不懂的样子问老牛头,刚才说的“九凤朝阳”是怎么回事,从哪里听说的。
老牛头摇起蒲扇,不紧不慢地告诉我,在他小时候,陵园里有间院子,里面住着个老头,姓孙,叫孙焕彰。他们家是世代的守陵人,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六代了。他当时经常去给他送些园子里的小菜什么的,一来二去的也就走动得熟了一些。据孙焕彰自己说,这里的土岭共有九座山峰,中峰是最高的,左右各峰呈阶梯状排列,势如众星捧月,风水上称为九凤朝阳地,而他守着的这个陵,是个公主陵。
听老牛头这么一说,我倒是多了几分好奇,不知道这里的“九凤朝阳”到底够不够得上“朝阳”之势。要知道这种格局可是风水中的贵格吉地,可遇而不可求。此格局要求群山相连而独起一峰,并为一峰束气独用,需要来龙平正,过峡束气,同时左右开伸枝脚才行,也有称为“堂萼连芳”局的。这么小的地方会有这等风水宝地,我还真想马上就过去看看。
老牛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