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倒在床上,用毯子掩住自己徒劳无益的哭声。

    亚历山大·康克林两眼熬得通红,不断往自己的计算机上敲着字母和数字。他的脑袋偏向一旁,瞧着翻开的几本本子,那是伯恩派人从诺曼·斯韦恩将军庄园送来的底账。两声尖锐的蜂鸣突然打破了屋里的沉寂。那是没有生命的电脑所发出的机械讯号,标志着它又找到了一条出现两次的记录。他看了看显示的条目,“R.G”。这是什么意思?他把计算机磁带往回倒了倒,什么也没发现。他按下前进,然后敲起键盘来,就像个没有思维能力的机器人。三声蜂鸣。他不停地猛敲那些看着叫人恼火的米色按键,速度越来越快。四声……五声……六声。退格——停止——前进。“R.G”、“R.G”、“R.G”、“R.G”……“R.G”是个什么鬼东西?

    他把这些数据和三本皮面记事簿中的记录对照着复核了一遍。电脑屏幕上蹦出了一组由绿色字符组成的寻常数字。“6172020011”。是个电话号码。康克林拿起与兰利联络的电话,拨通了夜间值班室,让中央情报局的接线员去追查这个号码。

    “长官,这个号码没列在黄页上。它和另外两个号码都属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座住宅。”

    “请报一下机主的名字。”

    “盖茨,伦道夫·盖茨。住宅在——”

    “不用了,接线员。”康克林插话说。他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最关键的信息。伦道夫·盖茨,学者,为特权阶级效力的律师,“大即是好、越大越好”原则的拥护者。有人在欧洲聚敛了由美国利益集团控制的几亿美元,盖茨牵扯其中正可谓理所当然……不对,等一下。这根本就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很不对劲!这位一派学者风度的律师,完全没有道理去和梅杜莎这类极为可疑、实际上就在违背法律的活动扯上任何干系。这根本就说不通!人们就算并不钦佩这位远近闻名的法律界巨擘,也得承认他是律师协会之中财产记录最为清白的人。他对法律细枝末节的拘泥可谓臭名昭著,常会利用琐碎问题上的技巧来赢得于己有利的裁决,但从来没有人敢质疑他的正直。他的法律与哲学观点在自由派集团最精明的众位律师之中都极不受欢迎,因此他假如有一丁点儿行为失当的迹象,多年以前就已经被别人兴高采烈地搞臭了。

    但是,盖茨的名字却在一名梅杜莎成员的日程安排表里出现了六次,此人掌管着难以计数的巨额国防费用。这个梅杜莎成员的情绪不太稳定,看似已自杀身亡,其实他是被谋杀的。

    康克林盯着屏幕,看着斯韦恩提到的最后一条记录。记录的日期是八月二日,离现在还不到一个星期。他拿起皮面日记本,翻到八月二日那一页。他刚才关注的一直是姓名,而不是批注,除非他觉得某一条信息有点关联——和什么有关联他并不确定,不过他在凭直觉行事。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R.G”代表的是何许人,那么最后一条记录在旁边用手写的缩略批注就会引起他的注意。

    RG不考虑任用Crft少校。需Crft进班子。解锁。巴黎—七年前。二号出文件,已藏。

    康克林心想,“巴黎”这两个字本该引起他的警惕,但从头到尾斯韦恩日记上的批注都充斥着外国或颇有异国风情的人名和地名,仿佛这位将军是想给看到他个人评论的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康克林还颇为懊悔地想到,自己实在是太累了;要不是因为他的计算机,他很可能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伦道夫·盖茨博士这位法律高人身上。

    巴黎—七年前。二号出文件,已藏。

    前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后一句虽说有点不好懂,但也算不上什么难解之谜。“二号”指的是美国陆军的情报部门G2,而“文件”二字则与巴黎的某一事件有关,或者是驻巴黎情报人员发现的内幕——七年之前,该文件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伯恩的通牒简介 >伯恩的通牒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