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故事
也打不过赵志威一个,而赵志威这个家伙我太了解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互相残杀的事,并且完全有能力控制住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任何局面。第二点:赵志威已经是他们的主心骨,只要赵志威能沉住气,他们就不会乱来,而赵志威的沉着冷静,我们都已经看到了。第三点:这几个人已经抱成了团,互相说话聊天打发时间,这样黑暗比较好熬一些,时间过的也比较快一些,而且他们这次用的时间比较少,才一天多就到了这寂寞之门,上一期那几个可是三天后才到的,所以他们饿的并不是那么厉害。
国字脸的神情又呆了一呆,旋即发狠地说道:这寂寞之门破了也没关系,反正这道关卡本身就是个铺垫!瘦瘦的中年人想了想,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迷室内。
秦璐璐说:一点儿都不好听,整个儿一悲剧。赵志威也说:这有什么好听的,换一个换一个。白小勇苦着脸道:我真的不会讲,要不还是你们讲吧!几个人互相推诿了半天,却没有人会讲故事了。赵志威说:陶妹子,你不是喜欢看书吗?你说一个吧!陶影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那我也来讲一个吧!
陶影理了理思绪,缓缓地说道:我说的这个故事是我们安徽乡下的一个小姑娘,这小姑娘家里非常非常的穷,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家经常靠借贷勉强过日子。母亲终于忍受不了这种贫穷的生活,在小姑娘十岁的时候,抛下了他们父女俩,跟一个做生意的跑了。但偏偏这小姑娘很是聪明,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尖子中的尖子,小姑娘的聪明乖巧和优异的成绩,成了父亲唯一的精神寄托。为了能让这小姑娘继续读书,父亲跟着村上的人一起外出到工地上打工,拼死拼活地赚点儿钱,连五毛钱一份的菜汤都舍不得喝,全部积攒下来,艰难地供着小姑娘求学。
这样一晃就是十年,其中的艰辛,根本就不是用语言能够形容的,小姑娘也确实争气,高考那年,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了。但就在小姑娘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还没来得及把这个好消息和别人分享的她,就接到了村上和父亲一起出去打工的乡亲的电话。父亲由于常年劳累,加上营养严重缺乏,得了重病。而工地上的老板在发现父亲病情严重的时候,为了避免麻烦,就把父亲给辞退了,同时还把父亲的工资,七扣八扣的扣了一大半。父亲是个憨厚的乡下人,根本就不敢和老板抗争,但是心里却憋屈的难受,终于坚持不住倒在了那个他辛苦劳作了十年的城市。好在有同行的乡亲们和善良的众工友,凑了点儿钱,把父亲送进了医院,但高昂的医疗费用哪是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所能承受的,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准备把父亲送回家来医治。
这个电话对于小姑娘无异于晴天霹雳,父亲那点儿微薄的工钱一直是这个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父亲病倒了,不但没有了经济来源,还意味着需要一大笔钱来医治,自己上大学还需要一大笔的学费,去哪里找这么多钱?舍弃自己的大学梦想出去打工赚钱?但是上大学是自己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啊!也是自己跳出农门的最好机会。小姑娘在家里用门板铺成的床上辗转了一夜,也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天当小姑娘的父亲被乡亲送回来时,小姑娘一眼看见父亲那瘦如木柴的身体和那陷入眼窝老深的无神的双眼,小姑娘的心碎了。晚上安顿好父亲后,小姑娘从枕头底下摸出了录取通知书,一遍又一遍地抚摩,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落在了那本红色的录取通知书上。父亲在里屋连续不断的咳嗽声,声声都像一把尖刀一样刺在小姑娘的心头。小姑娘毅然抹了抹眼泪,慢慢地把录取通知书一条一条的撕成碎片,小姑娘的心,也随着那录取通知书被撕成无数个碎片。
陶影说到这里,语气更是缓慢,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