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瓶中手稿
    没有一分钟好活了,

    没什么好隐瞒的。(原文是法文。)

    ——基诺:《阿蒂斯》(基诺(1635—1688),法国戏剧家。以上引文出自他一六七四年写的歌剧《阿蒂斯》。)我对祖国和家庭没什么可谈的。我受尽虐待,被迫离国,经过多年漂泊,跟家庭也疏远了。祖传家产供我受了不比寻常的教育,再加生性爱好思索,我才能把早年辛勤钻研、积记于胸的学问分门别类。德国伦理学家的学说尤其使我感到莫大的乐趣,这并不是因为我对他们的雄辩狂有什么盲目崇拜,而是因为我有认真思索的习惯,才能毫不费事地识破他们的虚伪。人家经常责备我天赋贫乏,缺乏幻想力成了我的一个罪名,我见解里的怀疑论调一向害得我声名狼藉。世人向来认为无论什么事的发生都跟形而下学的原理有关,甚至对根本毫无这种关系的事,也是这么看。说真的,恐怕我非常爱好形而下学,思想上才受到这时代中极其普遍的错误影响。总而言之,人人都跟我一样,容易迷信鬼火(原文是拉丁文,转义为“空中楼阁”或“妄想”。),根本脱离事实。我想,最好还是先来这么一番开场白,免得下文要说的这个荒诞故事,给人当做胡思乱想的鬼话,不当作一个从来不信空想也不会空想的人的实际经历。

    我到国外旅行了多年,一八××年,在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的爪哇岛巴达维亚港(巴达维亚港,即今之雅加达。)搭了船,航行到巽他群岛(巽他群岛,印度尼西亚沿海的主要岛屿。)的海面上去。在船上我是旅客身份,心里可没什么打算,只是感到鬼怪附身似地心惊肉跳、坐立不安才出了门。

    我们乘的是条四百吨左右的漂亮帆船,船身箍着铜壳,是在孟买造的,用的是马拉巴(马拉巴,印度西南海岸地区。)麻栗木。船上装着拉克代夫群岛(拉克代夫群岛,在印度西海岸阿拉伯海中。)出产的皮棉和油类。还载着椰皮纤维、赤砂糖、酥油、椰子和三两箱鸦片。货物装载马虎,害得船身摇晃不定。

    我们乘着一阵微风扬帆出海,好多天来一直沿着爪哇岛东海岸行驶,只是偶尔碰到几条小双桅船,从我们目的地——巽他群岛海面上开来,此外根本没什么新鲜事可以排遣旅途寂寞。

    一天傍晚,我靠在船尾栏杆上面,看到西北角孤零零的有朵非常特别的云彩。我们离开了巴达维亚,还是头一回看到云彩,而且颜色那么鲜艳,才这么引人注意。我一直全神贯注地望着,等待太阳落海,这朵云彩顿时向东西两边扩展,在天际形成窄窄一道烟霞,看上去宛若一长列浅滩。随即一下子,暗红的月亮和异样的海景攫住我的注意力。海景瞬息万变,海水仿佛异乎寻常地透明。虽然海底看得清清楚楚,不料抛下测深锤,才知船在十五英寻深的海里。这时天气热得难熬,弥漫着袅袅暑气,正跟火烫的铁块上冒出的热气一般。随着夜色降临,风丝渐渐消失了,四下里风平浪静,简直想象不出有多静。船尾上点着支蜡烛,一点都看不出火焰跳动,指头捻着根发丝,也看不出飘拂。船长却说看不出有什么凶兆,我们这条船刚漂往岸边,他竟下令卷起风帆,抛下铁锚,也没派人值班守夜,船上水手多半是马来人,不慌不忙地在甲板上摊手摊脚睡了。我走进舱里——心头不无某种大祸临头的预感。说真的,眼见这一切情况,我实在担心来阵热风暴。我把心事讲给船长听,谁知他竟理都不理,连句回话都不给就走了。可是,我坐立不安,睡都睡不着,大约到了半夜时分,就走到舱外。刚踩上后甲板楼梯上面一级,就听得嗡嗡一阵巨响,恰如水车飞快转动的声音,我不由吓了一跳,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发现船身震动不已。一眨眼工夫,滔滔白浪差点把船掀翻,一浪接一浪地冲洗着整条船,全船甲板从头到尾都给淹没了。

    这阵来势汹涌的疾风,多半倒成了这条船的救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悬疑经典小说大全集简介 >世界悬疑经典小说大全集目录 > 瓶中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