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拉兹洛
到只剩下一个人为止。所以受害者一定是坐在前两排,唯一一个察觉我计划中所有错误的人,在其他任何情况下我就放弃。

    过去9年里,我从来没有违背这个规则,有时连续好几个月都没人能合格,但是我的演奏并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合适的猎物出现,这个笃定的想法就足够维持那份神奇的联系。相对的,每次开演奏会,我都必须加入小失误,因为我建构的精神堡垒需要一贯的原则才不会有缺失,我不能错失任何一个发掘未来受害者的机会。我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失误的困难度,这影响到被察觉的概率,也就是找到适合人选的可能性。

    筛选是一回事,还要能够确认那个合格者的身份才行,于是我营造了一个艺术家的怪癖,对乔治发了一顿脾气,让主办单位把每次音乐会订票观众的名字跟他们的位置做成名单,借口说我害怕有极端分子想发动恐怖行动。这个理由没什么说服力,不过由于我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所以还是被接受了。从那之后,大部分情况下,经纪人的秘书会在音乐会前一天收到一份详细的电脑名单,里头有当次音乐厅已经订位的座位图。当然有些资料还是常常有欠缺,观众有可能并没有订位,而是在最后一刻才到,或是因为临时有事把位置让给朋友,当然也有可能音乐厅是自由入座的,但数年的经验告诉我,前排座位的观众通常会事先订票,而入选的人也大部分都是预定者。

    一旦目标身份确认,可能的受害者地位就变得更切实,在这9年当中,只有3次还是4次我没有谋杀选定的人。可能的话,在选择目标跟执行计划之间我会等一段颇长的时间,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这些时间用来减低危险性,让计划可以执行下去。我会去调查、观察目标的习惯,我乔装打扮探听、察看、跟踪,直到机会到来。我的速度恒常,随着几乎一成不变的剧本,保持恨意热度,让它一天天壮大。目标者的过错,就是居然以为我会在公众面前犯错,表示他不相信我,对我的才能没有信心,况且他比一般人突出的音乐能力也会对我的地位构成一种威胁,有着向别人宣传我的过失的危险,这些都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不过最重要的是,他的死可以让我天才的能力再延续几个星期,可以向全世界宣扬,我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9年,到现在为止,48个牺牲者,这个代价对人类整体来说很微薄,而我却以百倍回报,借着一个个牺牲者,我为人类文明的圣殿献上一块块基石。我相当清楚这个使命的极端重要性,不单单因为它带来的名声跟物质享受,也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我仔细记录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家伙的名字,写下大量有关他们的资料及任何可以建立他们社会关系跟亲属的细节,可惜我没有足够的样本可以归纳统计。我保存的资料通常都非常表面,但是可以就姓氏、职业、大约身高体重、年龄、外在财富象征等跟政府统计与经济调查处对全国人民做的统计表来比较,48个受害者里只有8个外国人,80%是男性,比法国国民平均年龄要老一点,46岁,从事音乐工作(46%)或者广义的文化工作(连同前者总共是76%),17%是政府或私人机构里的主管,90%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姓氏跟宗教没什么特别,整体而言,他们显然比国民平均水平要有钱,但有相当程度的个别差异。至于外表美丑我觉得没有代表性,智力方面则无法评估,除了一开始就知道的,他们有办法凭着记忆抓出细微的差错,这个特征可以道出他们可能个性仔细认真,稍有被害妄想倾向,这一点有时会令我为难,必须更加谨慎小心。关于这个主题,我开始在电脑中写评论,藏在一个秘密的档案夹里,跟我的资料图表以及这本日记放在一起。为什么?我猜想日后有人应该会有兴趣,这些想法在今日无疑有许多同年代的人不能接受,但在我身后或许能被理解。我没有任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星期一,我不杀人简介 >星期一,我不杀人目录 > 第五章 拉兹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