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民主选举
党员干部和群众这么离心离德,怎么得了啊!”
次日,在河塘村全体党员会上,计夫顺的说法就更严重了,认定段继承、白凤山和九个党员干部的竞选失败,实际上就是共产党在河塘村下了台。计夫顺要求每一个党员都从这次竞选失败中汲取教训,以身作则,对全村群众进行分工包干,和村上的困难户结对子,扶贫帮困,用实际行动向河塘村的群众证明:党员干部还都是好样的,做不到,就请他现在。说到最后,计夫顺还向到会的河塘村的三十二位老少党员同志鞠了一躬,说是代表镇党委先谢谢了。
河塘村的三十二名党员这下子觉出身上的压力,一种近乎悲壮的气氛产生了。村支书段继承代表河塘村党支部和到会的三十二名党员同志向计夫顺和镇党委表了态:一定按镇党委的指示,把这次结对子的工作做好做细,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河塘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重铸党组织应有的形象和威信。
就在河塘村三十二位党员到镇党委开会那天,河塘村新一届村委会也在开会,开得很民主。开会之前,新主任甘子玉广泛散烟,不管会抽不会抽,一个村委甩了一盒“三五”烟,还笑眯眯地声明说:“同志们,这烟可不是集体公款买的,是我个人花钱买的,以后开会绝对不能再抽公烟了,‘一块八’也不许乱喝了,谁喝谁掏钱,外来的客人也不例外,包括计夫顺和刘全友!咱们这届村委会一定要廉政,这廉政的重要性,———大家知道不知道?!”
村委们纷纷点头,都表示懂得廉政的重要性:只要廉政,群众才信得过。
甘子玉说:“都知道就好,我就算对大家进行过廉政教育了,咱开会吧。今天先研究两件事,都是大事:第一个呢,是重建村门楼子,把村门从东面改到南面,新班子么,要有个新气象。更重要的是,这一改风水就好了,从此以后咱河塘村的进财之路就算打通了。第二个事呢,就是反腐败了,得组织清账组查账。就这两个事,议透了今天就定。”
一个甘姓村委说:“四叔,开一个会才定两件事,也太没效率了吧?”
甘子玉不以为然:“小六子,你懂什么?我是查过皇历的,今天这日子是小红砂,百事忌,要不是你们非要开,我才不开呢,再说了,一月开一次会,一个会能定两件事就不错了,一年十二个月,起码二十四件事,还没效率呀?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嘛,欲速则不达嘛!”说罢,看了看手下的八个村委,“先研究改村门的事,这不是金堂玉宇的大事,———大家,啊,都是个什么意见啊?”
个村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嗣后一个接一个发言,都有点想不通,觉得村门楼子好好的,没必要改。甘子玉就从八卦预测学的理论高度,结合河塘村经济落后的现实阐述了一番,还举出了南方不少生动的事例,五个村委便想通了,另三个还是想不通,一个是村委会副主任聂端午,一个王姓村委,还有那个甘家小六子。
甘子玉说:“不通也没关系,虽然是民主决策,个人也可以保留意见,表决吧!”
表决的结果是,七票赞成,两票反对———小六子在甘子玉举手时也举了手。
甘子玉说:“好,少数服从多数,这改门楼子的事就算正式形成决议了。”
第二件事是反腐败。对反腐败村委们都没有意见,可对什么人进清账组,怎么组织清账组产生了重大分歧。因为前三届村委会的腐败分子以甘姓为主,几个外姓村委怕出现舞弊情况,一致提出清账组有一个甘子玉甘四先生领导着就行了,其他甘姓村民一个不要。
甘小六一听就急眼了,下台的前支书甘同生是他本家二哥,二嫂昨晚就来打过招呼的,要小六子在反腐败的问题上帮二哥甘同生说说话,自己不进清账组,这话还怎么说?便极力反对:“姓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