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你知道我是谁吗
几十万。更严重的问题是,货走不了,客户会跑个精光。这笔帐郝杰算得可清楚了。
郝杰的脑袋就是生来做生意的。每一笔帐他都算得清清楚楚。他到北京拿了二十万吨的废物批文,一分钱也没花。这批证按照后来的市场行情,值六百万。但他送出了六张五十万元的消费卡。等于净赚三百万。他还因此建立了关系网。还把他的垃圾加工场搞得兴旺起来。那些天,郝杰忙得热火朝天,见到我连招呼也没空打。码头、地方政府和货主都把他当做大恩人,像贡菩萨一样贡他。码头的废物滞港问题解决了,两个老总见到他,感激不尽,问他有什么需要,要不要派人帮忙,要不要支援设备。郝杰说:多谢多谢,码头可是咱南村的重中之重,我那点小地方就不用两位老总费心了。两位老总说:咱们以后还得多合作呀。郝杰说:那是那是,多合作多合作。地方政府一直头痛各个分散的废旧加工场,严重污染不说,也不好管理。趁这个机会把那些个没有业务的加工场全关停并转了。
这项工作是杜副市长亲自抓的。因为我曾帮他儿子解决调动问题。他对我有点好感。加上他主管外贸这条线,而我在南村最大的码头主政(名义上如此),所以我们少不了业务上的联系。杜副市长说:要请我吃饭。他的秘书解释说:是工作餐。工作餐也叫例饭,每个月一次。杜市长跟我们关领导每月一次例饭,跟我也是每月一次例饭,这说明他尊重我。我当然要答应他的吃请。跟杜市长吃饭时,我就把郝杰的圈地运动跟他汇报了,我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是造福南村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市里面应该支持。我这样讲不完全是帮郝杰。我的确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应该大力促成。杜市长听了我的介绍,就说这项工作他亲自来抓。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市领导,人大每年都有人提意见,提案年年都有环保问题,但就是解决不了。杜市长说:郝杰这家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呀。他对秘书说:约约郝杰,我要跟他谈谈。
郝杰跟杜市长见面后,高兴坏了。他给我打了个电话,约我去怡情阁见面。我在单位也没事可干,就答应了。原来杜市长不仅肯定了他的做法,还答应批一块地给他,由市政府投资建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废旧加工业的环保问题。郝杰说,这一下他成了南村真正的垃圾大王了。他什么都不用干,就坐着收租就行了。郝杰心情愉快,叫了两瓶水井坊跟我对吹。他喝得荤荤乎乎的,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给我,我拆开来一看,是张消费卡,跟送给老曹的一模一样。这张卡我跟老曹一样,没有收。我要吃餐饭还不容易吗?几时轮到我买单?老曹的那张卡后来到了门哲的手里,我的这张卡到了谁的手里我就不知道了。
郝杰每个月派人上北京拿一次证。由于关系还可以,每次拿证都很顺利。当然从第二批证起,他就按行情”买“证了。关系再好,也没有经济利益好。人家不能老凭交情吃饭,也得创收。何况有交情有钱的人多得很呢。郝杰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对去办证的人说:只要价钱不是太离谱,能买的全买过来。他用不完可以再卖给别人。赚一笔差价有什么不好?有一天,在北京办证的人突然打电话来,说:领不到证了。郝杰一听吃了一惊,范庄明明答应给一批证的。郝杰赶紧打电话给范庄,范庄说:不好意思,要证的人太多,官职一个比一个大。咱就只好委屈兄弟了,你门路多,赚别的钱吧。郝杰说:不是赚钱的问题,我怕没证用。范庄说:这个就不用担心,人家拿了证,如果不卖,就是一张废纸,他迟早会出手,价高者得而已。郝杰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拿证的人只是为了钱,他不怕,他就怕竞争对手拿证要挟他,就像他当初一样。
郝杰找到我,要我做私家侦探,侦查一下谁把他的证”劫“走了。这件事我本来很不愿意干,可我刚拒收了一张消费卡,怕他以为我见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