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胡说八道的事。可下面.一章竟说到一位老将军:
一瓶清水,三声喝令,老将军起死回生。
朱怀镜细看正文,见写的竟是与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有关的事:
那是北京的秋天,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首长请袁先生去305医院,看望久病在床的陈老将军。老将军患糖尿病多年,现在肾功能已经衰竭,并发了尿毒症,生命垂危。老将军的亲属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袁先生身怀奇术,又古道热肠,不知有多少人被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们费尽周折,千方百计找到了袁先生,指望他能给老人带来最后一线希望。袁先生从小就很敬仰这位戎马倥偬大半辈子、立下过无数战功的老将军,一听说老将军用得着他,什么也顾不上,就带着一个弟子飞抵北京。当他走进病房,见昔日威风凛凛的老将军,如今已面如刀削,全身发黑。袁先生不去多想,只想一定要让老将军康复。他环视一下病房,见桌上放着一瓶没打开的矿泉水。他过去取了矿泉水,拧开瓶子,走到窗前。众人不知他要做什么,不便问他,只是屏住呼吸望着他。但见袁先生举着矿泉水瓶子,望着窗外,昂首俄顷。突然,袁先生“哈、哈、哈”地叫了三声,手往空中一捞,像抓住了什么,往矿泉水瓶口一捂。,他转过身来,说:“拿个碗吧。”老将军的家属忙递了碗上去。袁先生往碗里倒了满满一碗矿泉水,很认真地说:“让将军喝下它吧。”家属将信将疑,扶起老人,用调羹喂矿泉水。可袁先生在一旁显得有些支持不住,脸色发白。他的弟子知道袁先生因为刚才发功过量,伤了自己身体,就扶着师傅回宾馆休息。临走时,袁先生交代说:“那水分三次喝,晚上和明天早上再各喝一次。”
第二天中午,老将军的病情真的奇迹般好转起来了。总政首长马上派人去宾馆请袁先生,可他早已走了。袁先生行迹如萍,飘浮不定。
这是三年前的事,老将军如今已九十有五,依然精神矍铄。
朱怀镜再翻了一会儿书,见有很多章节他原来在一些报纸、杂志上陆续看过的,编书时做了些剪辑和扩充。书中的袁小奇出神人化,高深莫测,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被称作神仙、菩萨、奇人、高人、大师。朱怀镜说什么也不相信有这么神乎其神的事,可书中讲述的人和事都有钉子有眼儿,不少人物还是高官名流。他不由得翻到前面的彩页,见那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领导紧握着袁小奇的手,笑容可掬。朱怀镜琢磨着这张照片,自然想起了袁小奇同皮市长那张合影的产生过程。如果里面所有照片都是这么产生的,就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说话?何况里面有高级领导的照片啊。朱怀镜怀疑袁小奇是不是真有这么神,却不得不同朋友们一道帮着造神。
皮市长从北京回来时,袁小奇捐资老干休养所的事宜已谈妥了。老干休养所的设施比较完善,常规活动场所都有了。大家反复商量,决定修个室内网球场。因为休养所刚修建那会儿,网球还有些资产阶级昧儿。这几年不知是无产阶级富裕了,还是资产阶级可爱了,老干部们说网球还真不错。天天打门球也不是个味道。
皮市长听说袁小奇要捐款给老干休养所,自然高兴。老干们总说休养所条件太差,平日尽发牢骚。如今让袁小奇捐款建个网球场,也能叫老干们少说些怪话。
皮市长自然出席了捐款仪式。只要有皮市长参加的活动,电视里就得报道,这是规定。于是袁小奇第一次在电视里露面。新闻报道他捐款后的第二天,电视台又给他做了个专题节目。是陈雁策划和制作的,题目叫《他来自白云深处——记南国奇人袁小奇》。陈雁在片头介绍说:小奇其实大奇。他三岁丧父,五岁丧母,小小年纪就开始了流浪生涯。他遍访名山,广结善缘,每遇高人。不知不觉,他长大了,长成了同常人不一般的人……
以前袁小奇有过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