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跟人家解释,这些年做了啥,赔了还是赚了,给所里为什么没交管理费,当初合同上为啥就偏偏没写管理费这条?等等。总之,沙沙算是明白了,世上的事儿原本很麻烦,压根儿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

    好在,现在沙漠所处在乱世之中,并没有谁把这件事真当个事,江长明是课题组长,只要他开了口,这边的手续总归要办。按沙漠所的制度,人是由课题组自由组合的,课题组不要的人,才由所里安排。

    沙沙刚盖完第二个章,电话响了,一看是叶子秋,沙沙有点儿不想接,犹豫一下,还是接了。

    “沙沙,你回来,妈想你。”叶子秋的声音像哭。

    “我忙。”沙沙的口气很不好。

    “沙沙,你不能丢下妈不管,妈就你一个亲人了,你听妈说……”

    沙沙的心里翻过一层浪,苦浪,恶浪,像是要把她摧垮。她果决地摇了摇头,把自己摇回镇定。“我忙,请你以后不要打扰我!”说完。恨恨地关了机,跑去盖第三个章了。

    沙沙的章最终没盖全,这一天,她在沙漠所听到了一个消息,这消息在最初的几秒里,令她震惊,细一想,她就笑了。

    孟小舟让有关方面弄进去了!

    这消息真是有点儿陈旧,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孟小舟便失去了自由,他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看上机场一眼,四个着黑色西服的人便将他带走了。消息之所以迟迟没向外透露,是周晓哲决定的。眼下沙漠所正处在关键时期,胡杨河流域的问题又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思来想去,周晓哲还是决定先将消息封锁起来。

    孟小舟的问题最早是被他的美国朋友发现的,朋友是他在美国读博时的同学,两个人同属一个导师,后来又同在一家研究机构共事,研究的,也是同一个课题。

    美国人做朋友,跟中国人不一样,他们喜欢坚持原则,这一点孟小舟给疏忽了,孟小舟很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拿他做朋友。

    朋友先是从孟小舟一篇论文中找出破绽的,这论文好像在哪儿见过,仔细一想,他曾作为代表团到中国考察时,前辈郑达远给过他这样一篇论文,当时看得他热血沸腾,以为找着了知音,不,真正的老师。他差点儿就因此而留在中国,若不是后来发现郑前辈身上许多弱点,比如他对手下工作要求不够严格,比如他喜欢一个人封闭起来搞学术,比如他把夫妻关系搞得一团糟,等等,他可能真就留在中国了。虽是没留,但他因此而跟郑达远成了忘年交。郑达远可能不在乎他,他却很在乎这个把一生献给沙漠的前辈。

    怎么能把前辈的成果窃为己有呢?朋友想不明白,但心里,对孟小舟,多了一道防线。此后,朋友总是能发现一点儿什么,有时是抄袭,有时是剽窃,总之,孟小舟的学术成果,水分很大,也很不干净。他提醒过孟小舟,美国人喜欢提醒别人,不喜欢批评别人,当然,美国政客除外。孟小舟嘴上打着哈哈,背地里,照样我行我素。后来,后来的事儿就有点儿超过原则界限,孟小舟为了留在美国,为了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绿卡,开始不择手段,开始出卖自己的国家。

    学术是无国界的,但学术必须遵从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得侵犯国家利益。这一点,孟小舟更是疏忽了,或许他不是疏忽,他是铤而走险。当孟小舟将腾格里沙漠最为绝密的水资源资料及沙漠演变资料变成自己的论文提交给学术委员会时,朋友怒了,他向学术监督机构递交了质问信。这信很快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在国际合作领域,谁也不敢贸然进入别人的私地,更不敢拿着别人的机密当宝贝卖。至于间谍或是特工,那是另回事儿。

    国际林业组织的高级官员写给周晓哲的信中,就公开指出这点。一个敢出卖自己国家利益的人,一个敢拿前辈血汗四处招摇撞骗的人,怎么就能提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问天简介 >问天目录 > 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