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察冀根据地首遭日军围攻
力地支援了友军作战。并在集中主力对敌作战的同时,以部分兵力分散开展地方工作,发动和武装群众,为尔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实现在山西展开、创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于上述形势,毛泽东于11月9日在给八路军的指示中即指出:在华北正规战争业已结束、游击战争转入主要地位的形势下,日军不久即将以主力向我军所在的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各要点进攻。我在上述四区活动之部队,应控制一部,执行袭击敌人的任务,大部分散于各要点,组织群众武装,在统一战线基本原则下,放手发动群众,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收编溃军,购买枪支,筹办粮饷,实现自给,扩大部队,打击汉奸,发展左翼;进一步发挥独立自主精神,期于一个月内取得显著成效,以便准备充分力量对付敌向我内线的进攻。
寺内寿一,日本陆军上将,伯爵。1879年8月8日生于东京。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参加过日俄战争。曾任近卫第3步兵团团长、近卫师参谋长、第19步兵旅旅长、驻朝日军参谋长、第5师师长、驻台日军司令等职。1935年晋升上将。1936年任陆军大臣,对清除军部皇道派、巩固统制派的地位、使军部走上法西斯道路起了重要作用。1937年任陆军教育总监。同年8月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参加侵华战争。他在中国战场上未获得什么荣誉,然而却在1941年11月起任南方军总司令,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指挥日军对英美等国盟军作战。1943年被授予元帅称号。1945年率部向盟军投降。1946年6月12日,寺内寿一病死于新加坡。这是后话。
“共军之所以顽固,在于他们依靠历来的战术,在我占领区内山岳地带及省境等地开辟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其根据地在地形上为我军无法靠近的山西五台山脉、东南山岳地带、山东泰山山区、河北的铁路中间地带等地区。每一根据地相当于数县之广,在此集中粮食,建立小型武器修造厂,成立宣传机构,建立学校,发行纸币。根据地的县均有共产党的县政府及县长。共军以其特长训练、组织民兵,建立人民自卫团,使之投入抗日战争。这类根据地是分布在我军战区地区以内的。在作战时,共军不从正面公然进入战场,而是经常从侧面或背后进行破坏,妨碍我方交通运输,为此,牵制我不少兵力。战斗部队一来,共军即行逃去,转而袭击后面来的我方辎重部队,确属难于应付的一群对手。”
毛泽东还强调指出:为实现全面抗战,在党内,必须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和独立自主原则,必须反对民族对民族的投降主义,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