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帝宰相都是短命鬼
,请了名儒,而今,诗词文章也都精通不少。徐世昌还以为她想趁机露露才华呢,一听她反驳,便又说:quot;好好,我到要领教一番你那个不儒气的题目。quot;
沈蓉理了理垂在额前的刘海,说:quot;我的第一个题是:咱们徐宅当前最大、最该办的事情是什么?请大家都说说。quot;
这倒是一个看来实在又大得无边无际的问题,连徐世昌也有点瞪目结舌。大家沉思阵子,先后开口,有说谢官以后归乡的,也有说雇人在京经商的,也有说去海滨青岛养老的,也有说去辉县养牛的,也有说全家出动游山玩水的......
沈蓉一个个地都摇头否认。
徐世昌笑了,quot;主考官大人出了个偏题,众学子无法应答,甘愿退场,是不是请主考官把答案透露一二?quot;
沈蓉笑了,quot;这也算不得偏题,人人心上都有,只是不愿明白说罢了。quot;
quot;你说么!quot;
quot;很简单,quot;沈蓉站起身来,清清嗓子,说:quot;咱们宅上当前最大的事就是少个儿子!该怎么办?大家可以想办法了。quot;
一说此事,全家人都沉默了。是的,徐世昌一妻二妾只生了两个女儿,后继无人,可不是一门中最大的事。可是,徐世昌生性孤癖,厌于纳妾,虽早有人提,他却一再拒绝。现在,这个爱妾又提出来了,他还是一如既往,立刻摇手。quot;罢啦,罢啦!小蓉的这片苦心,我领了,我谢谢你。纳妾生儿的事,再别提它了,没有再提的必要。现在,普天下都在民主共和,女性地位同时提高,不久之后,男女便会同权,我想,我的女儿们一个个都会有出息的。有别的话题就说,没有别的话题就各自回房休息。quot;
一场难得的家人团聚,就这样草草结束了,但是,所有的人心上都压一块石头。中国毕竟是中国,quot;不孝有三,无后为大quot;笼罩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包括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徐世昌不是不想,而是诸多比家事更大的事压着他,使他无暇去办这事。
纳妾生儿的事放下了,徐世昌倒是决定了另一件事:率领全家离开北京,移居河南辉县。
他要做和平鸽
回到河南辉县的徐世昌,行囊尚未打开,即接到袁世凯飞电:
quot;病笃,速来京!quot;
袁世凯病了。帝制失败,使他愁愤致疾,一病不起,他要召这
位布衣昆弟交待后事了。昌连夜返北京,直奔居仁堂。北京中南海的居仁堂,静悄悄,那些侍卫也仿佛全像是泥塑木雕一般,树木花草也纹丝儿不动,徐世昌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楼去,走向袁世凯的卧室。几位医生正在为袁世凯诊断,陪视的家人和官员垂首立在一侧。徐世昌进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 ,不约而同的喊一声quot;菊帅!quot;徐世昌走近病床,伏下身去,轻轻地叫一声:quot;慰庭。quot;袁世凯睁开疲惫的双眼,看见是徐世昌,精神一振,想坐起,徐世昌忙用手按扶他。quot;别动!quot;袁世凯深深的叹息一声,微微地把闭上,片刻之后,又睁开眼,然后伸出手朝着众人挥了挥,示意他们出去!家人和官员们都退出去了,最后,医生也退出去了。袁世凯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徐世昌的手,只顾摇晃,一语不出,徐世昌也紧紧握住他的手。
袁世凯的眉角,汩汩地流出两行泪水。徐世昌也感到眼角湿润。
好久好久,袁世凯才睁开泪眼,上气不接下气地说:quot;不听兄言,致有今日。quot;
徐世昌知道袁世凯这病不轻,一边劝慰,一边询问:quot;慰庭,这里就咱哥俩了,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