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 蜀 入 甘
邓锡侯点点头。quot;是一条通途。舍此再无捷径。quot;
quot;我认为此路并不畅通。quot;田颂尧说。quot;不一定太平无事。quot;吴佩孚立即责问:quot;为什么不可取道北呢?quot;
田摇摇头,半日才说:quot;陷安全有问题。quot;
邓锡侯和吴佩孚一起深深地抽了一口气,谁也不再说话。但他们都明明白白:这是田颂尧在推脱责任--
田颂尧有他的顾虑:蒋介石约吴南京会晤,吴亦公开表示在成都游览之后即由渝万东下。果然吴跑了,正是经过田的川北防地、由秦岭北跑的,蒋介石会发十分的怒,而这盆怒火必然会倾在他田颂尧头上。与其将来担那个责任,到不如今天拒绝假道为好。吴佩孚看透了田颂尧的心思,便说:quot;那也好。再选一条道吧。
咱们大家都想想,想好了,再谈谈。quot;
次日,邓、田二军长又在quot;望江楼quot;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游园会,来为吴佩孚送行,并盛宴于崇丽阁,请名厨黄静宁烹了一客筵席;饭后,又去卧龙桥:/会馆看了一场川剧。
吴佩孚轻装简从,乘着一辆骡马轿车来到锦江南岸的这座胜迹。田颂尧迎接着他,扶着他的手臂朝公园走去。
quot;成都,果然是一个名不虚传的文化古城!quot;吴佩孚游了多处胜迹了,他对成都已不是概念的想象,而是真实感受,亲目所及,处处使他心旷神恰。quot;有朝一日,国家安泰了,我倒是想迁来永住呢!quot;quot;我也解甲相随。quot;田颂尧说。
quot;好,好!咱们种花、养鱼,写诗、作画,锦江边上还可以垂竿三日!quot;
吴佩孚对望江楼未曾作认真了解,只觉得是临江而建,应景而已。直到他在田颂尧相扶下将要走进院内,忽然发现门外一首奇联,才驻足沉思。那联文是: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quot;好工对的一副联?quot;吴佩孚情不自禁。quot;这校书指的是何人?quot;
田颂尧一时瞠目了,--他只识枪炮,只知成都是兵家重地;历史文化,他却无心去了解,他觉得那是文人墨客的事情。不想,军人中,也还有吴子玉这样的文人。他有点心急面燥地转过脸来对随行的老文人罗荇农说:quot;喂,罗老夫子,还是请你来批解批解吧。quot;罗荇农笑了。说:quot;校书并非实指那位校书郎,是假指一位女乐妓薛涛?quot;
quot;薛涛?quot;吴佩孚仿佛想起来了,但又一时记不甚祥。quot;曾似相识,但又陌生。quot;
quot;唐代的女诗人。quot;罗荇农说:quot;原籍长安,随父入蜀,父死家落,遂入乐籍。以诗才闻名于世,与当时的元稹、杜牧、白居易、裴度、刘禹锡等有唱和。时称女校书。quot;
quot;怎么葬在这里了?quot;
quot;晚年在碧鸡坊建吟诗楼,即在附近,死后葬此。故址已废,清人始建此楼。quot;
吴佩孚点点头,说:quot;倒是要好好读读她的作品。以身世而谈,此女很像李清照。想来,其诗恐也不少凄凄惨惨戚戚。quot;
quot;薛涛字洪度,史载有《洪度集》存,情调伤感。但后人已不见其集。quot;
quot;川人应该厚爱薛涛,quot;吴说:quot;要整理、搜集她的诗文。quot;
那台川剧,是由著名票友张志清串演的quot;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