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他的马,做梦都想着他的马。然后,送上一份厚厚的礼品,就说我跟他交个朋友,作为互赠礼品,以后我有好马了,定当奉送与他。quot;
亲兵只好抱着重重的银元和名帖、礼品超到高台山高士彬家。这位高台山的财主高士彬,并非财大气粗,横行乡里,乃是一位颇具傲气的花花公子。还不到30岁,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可就是不贪仕途,几任知府邀他出来做事,他都婉言谢绝,只守着老爹留给他的一份殷实家产,白天斗鸡走狗放黄鹰,晚上掌灯作书画,累了就琴棋解乏。爱马,一身好骑技;爱枪,能够百步穿杨。老爹殁了不到十年,那家业已被他耗去五分之二。这高士彬,也算是社会名仕:若是慕名赶来高台山的,要耳朵可以割一只奉送;若是依官行势,硬拿他头疼,能办的事也别想办成功。这一天,他正在家中同朋友下棋,听说门外马厩里有人来偷看他的大白马,还指手画脚。便不耐烦地走出来。一见是两个官兵,便认为是来讹诈的。摇着巴蕉扇,说:quot;你们围着我的马想干什么?quot;quot;好马,好马!我们看看。quot;
quot;废话!不是好马我买它。是不是想偷?quot;
quot;我们堂堂官兵,怎么会偷马呢?quot;一个亲兵说:quot;我们官长刚刚荣升营管带,想买一匹好马。我们是来买马的。quot;
quot;噢,你们说的,是不是那个张作霖?quot;
quot;是,是!就是他。quot;
quot;你们回去告诉他,我这匹好马,凭给多少钱不卖!quot;说罢,让人把马牵回院中,将大门关了起来。
这便是第一次买马不成的情形。
现在,亲兵捧着张作霖的名帖、厚礼,第二次来到高台山。谁知那高士彬的大门竞闭得死死的,凭你怎么呼叫,连个人出来答话也没有。张作霖有交待,务必quot;好言好语quot;,以交朋友的方式去买马。如今,没有人答茬,又不能发作,只好打道回府,如实向张作霖作了回报。
张作霖是绿林出身的好汉,历来信奉quot;拿来主义quot;。他想得到的东西,不管是谁的,伸手拿来了,心安理得;伸手拿不来,特别不安,仿佛自己吃了大亏!那高士彬的白马,买不来,换不来,这本身就得算是他张作霖一件quot;耻辱quot;的事;再说,若没有好马,便无法结识这位堂堂的新贵--张锡銮;结不上他,便无出路可求。再寻这样的机会,不知何年何月。所以,张作霖听了亲兵的回报,眯上眼,闭起,陷入了不知什么滋味的沉思--
虚算着,张作霖已经到了quot;而立quot;之年,立身立业,他要做成功
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自己该做的事。 前几天,就是那个为他争得三营管带的知府增韫,把他找到面
前,给了他一个很艰难、不可接受的任务,说:quot;三界沟的巨匪杜里山常来骚扰,三天之内,你去消灭他。quot;
张作霖心里一沉,头脑立即眩了起来--当初,尽管关艳红对他张作霖不恭,有仇视态度,那位杜里山可是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的。庙儿镇那一场,若没有杜里山及时赶去,他张作霖早成了金守山的刀下鬼!救命之后又拉了他一把,是杜里山的三界沟使张作霖东山再起的。quot;我今天去灭杜里山,岂不是恩将仇报!这样做,还算不算人?!quot;可是,他再望望增韫那副严肃的脸膛,看看身上穿的军官服,想想今后的前程,咬咬牙,接受了任务。quot;是,三天之内消灭三界沟巨匪杜里山!quot;
张作霖出兵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幻想,觉得造造声势,赶走了杜里山,回来交令也就算了。那知那杜里三一听说是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