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节 张仪苏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权谋
溃,损伤最为惨重,十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唯余子兰率残兵一万余逃回;燕军战力最强,损伤却最小,六万步骑尚有三万余精锐完整归来。正因如此,这次合纵大军虽然失败,燕国却是军威大振,洗刷了‘弱燕’之名。燕军能有如此作为,皆赖亚卿子之之胆识谋略也。”

    殿中顿时哄嗡一片,燕国朝野早已经听惯了“弱燕”说法,久而久之也认为燕国就是弱,就是不如中原战国。今日,苏秦竟然说“燕军战力最强”“军威大振”“洗刷了弱燕之名”!能不令人吃惊么?

    “果真,如此么?”燕易王心头一震,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苏秦有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的书信。请燕王过目。”

    燕易王拍案道:“御书,念!高声念!”

    御书从荆燕手中接过四卷竹简,展开一卷高声念道:“魏无忌拜上武信君:河内大战,若按子之谋划,可出奇制胜也,燕军有此人为将,燕国之福也……”又展开一卷:“黄歇拜上丞相:楚军溃阵,若非子之将军率燕军浴血奋战,六军将无一生还者!人言燕弱,今却见强燕一端,令我楚人汗颜……”又展开一卷:“武信君台鉴:今次大败,唯燕军孤军力战,力挺危局,令田文感慨万端……”展开最后一卷,却犹豫的看着苏秦,苏秦笑道:“念吧,燕王自有明断。”御书便高声念道:“赵胜顿首:联军之战,赵人当对燕军刮目相看。天下皆说燕国孱弱,谁知燕军竟是如此强悍?赵燕相临,赵胜从此不能安枕也……”

    四卷念罢,殿中大臣们竟都死死的盯着胳膊吊带上还渗着鲜血的子之,仿佛盯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怪物一般!子之的凌厉果敢杀伐决断,朝臣们倒是都隐隐有所闻,老世族们也正因为如此才将他看作隐患。但子之毕竟是个边将,升任亚卿还不到一年,许多重臣对他还都是一知半解,甚至远不如对宫他熟悉;今日看来,此人在几十万大军阵前能打出威风,竟是大大的非同小可!老世族们想的是:还能不能除掉他?新进大臣想的是:如何在这个人面前辩解自己?

    “诸位卿臣,武信君所言如何啊?”燕易王是完全清醒了,但却似乎并没有激动。

    一个老臣颤巍巍站了起来:“臣忝为太师,以为武信君所言纵然实情,也难掩兵败盟散之后果,武信君身为六国丞相,又执掌总帐,当对兵败担承些须罪责,我王亦应给予适当处罚。否则,只恐难以安抚朝野。”

    “太师以为,当如何处罚?”

    “如何处罚,尚请我王与众臣公议为宜,老臣只是动议,却无定见。”

    “臣以为,至少当削爵减俸,诏告朝野。”一有试探,立即就有老世族附和。

    “差矣!老夫以为,夺爵罢职。”

    “老朽以为,苏秦丧师辱国,当罚为苦役,流徙辽东!”有人慷慨激昂。

    “苏秦本非燕人,大罪误国,当满门斩首!否则,难息国人之愤,愧对将士亡魂!”

    瞬息之间,殿堂风云突变,燕易王顿时愕然了。他本来已经完全清醒,也很振奋,其所以没有立即封赏苏秦子之,只是认为大局已定,想让朝臣们拥戴一番。不想老世族们竟当殿发难,一个比一个气势汹汹,燕易王心中又没底了。说到底,王族兵力远在边地,老世族们的封地军兵却都聚集在蓟城周围,燕易王与子之还没来得及任何沟通,谁知子之对苏秦如何看待?安知他不恨苏秦?一旦僵持,最危险的还是王室。此情此景,燕易王如何敢贸然说话?

    “啊哈哈哈哈哈!啪!”突然,殿中一阵长笑,吊着一只胳膊的子之拍案而起,竟在大殿中悠然的踱着步子:“好个燕国啊!自命王族战国,别的不会,却会中伤功臣,会自毁长城,会夺爵罢职,会满门斩首,还会聒噪着诬陷天下名士!”他揶揄的笑脸突然变得杀气腾腾,指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帝国II:国命纵横简介 >大秦帝国II:国命纵横目录 > 第五节 张仪苏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