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六国联军的统帅部
“大胆!”荆燕一声怒喝,疾如闪电般伸手拿住了军吏手腕,轻轻一抖,吴钩“当啷!”跌落。军吏脸色骤变,尖声大喝:“拿下了!”便闻两排甲士“嗨!”的一吼,一片长矛大戟便森然围住了两人。
荆燕高声长喝:“六国丞相苏秦驾到——!子兰将军出迎——!”
军吏甲士不禁愕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大帐口传来一阵大笑:“原是丞相到了,子兰失敬。”随即又是一声威严的呵斥:“成何体统?退下了!”随着笑声与呵斥声,便见全副戎装斗篷拖地的子兰大步走了出来。苏秦在辕门外笑道:“人说大将军八面威风,果然不虚也。”子兰一拱手道:“身负重任,不敢荒疏,请丞相恕不敬之罪。”苏秦也是一拱手笑道:“匆忙前来,未及通会,原是我粗疏了。”子兰连连道:“丞相此言,子兰可不敢当呢。”说着便请苏秦进入了大帐。
中军大帐很是整肃,帅案前的两排将墩直到帐口,足足有三十多个;大帅案正中横架一口楚王剑,左边兵符印信,右边令旗令箭;帅案背后立着一个巨大的本色木屏风,屏风正中却是一只黑色的九头猛禽!苏秦知道,昭氏祖居于云梦泽东部的大江两岸,那里有龟蛇两山夹峙江水,是楚国中部的险要形胜;可能是降伏龟蛇的愿望所致,中部楚人向来信奉久远传说中的九头猛禽,以这种怪鸟做保护神。子兰的中军大帐也以九头鸟为帅记,可见这种猛禽在中楚的神圣。
“军中不上茶,丞相要否饮酒?”子兰坐进帅案,浓浓的笑意也遮不住矜持与威严。
“身在军营,自当遵守军法,茶酒皆免了,苏秦惟想听听将军谋划。”苏秦被军吏领到帅案左下侧的军师席上。荆燕看得直皱眉,苏秦却是坦然微笑浑然无觉。
“既设六国总帐,运筹谋划自当由总帐出之。子兰为将,惟受命驰驱战阵了。”
“将军既有此言,苏秦当坦诚以对。”苏秦原先也预料到子兰可能对总帐心有不快,但却没想到如此耿耿于怀,便推心置腹道:“合纵有约:军雄者为将。总帐之设,原为斡旋粮秣辎重,督导协力作战,并非调遣大军战事。柱国身为六国上将军,既无人取代,亦无人掣肘,尚望将军以大局为重,与总帐同心协力。若将军心有隐忧,苏秦即可撤去总帐。”
“子兰原是笑谈,丞相却是言重了。”子兰心中大是舒坦,脸上却是一副忧戚:“传言春申君力主换将,大敌当前,却有此等阴谋,令子兰寒心。”
苏秦大笑一阵:“将军多心了,春申君原是要你坐镇六国总帐,做大元帅,如何竟成了换将?传言者该杀也。”
子兰也哈哈大笑道:“丞相见笑了。”便岔开了话题:“丞相以为,我军当如何应对?”
“苏秦不谙军旅,全赖将军谋划。只是这秦国不动,我心不安,却不知将军如何看?”
子兰一怔,随即大笑:“无非畏惧我四十八万大军,又能如何?”
苏秦看看子兰,竟是凝神沉思着不再说话。
“丞相毋忧。”子兰笑道:“无论秦人如何智计百出,打仗总是要两军对阵了。秦国总是没有妖法,能靠躲避取得胜利么?彼不来,我便去。明日我便猛攻函谷关!”
“函谷关间不方轨,狭长幽深,关下至多容得数千人,四十八万大军却如何摆布?”
子兰原是鼓勇之间脱口而出,被苏秦一问,竟是难以回答,期期艾艾道:“轮番,猛攻,看,看他能撑得几日?”
苏秦幽然一叹:“子兰将军,请到总帐一趟吧,众口出良谋也。”
子兰面色通红:“要商议军机,也当在中军大帐了,总帐算……”却生生打住了。
“好吧。”苏秦轻轻叩着长案:“今晚,我等便来中军大帐。”
正在此时,帐外马蹄声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