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易西战场多生奇变 王翦军大破燕代
司马才将王翦写好的书文誊刻完毕,装进铜管上了封泥。王翦在上书中备细禀报了此战经过,末了提出了自己的灭燕安燕方略:时近冬令,大军北进艰难,当开进燕国下都武阳歌兵过冬,来春北上灭燕灭代;冬季之内,李斯最好能率领安燕官吏入燕,妥为谋划燕国民治;燕国古老,风习特异,若李斯不能北上,则请秦王下书蒙恬入燕,与顿弱共商治燕之策。
半月之后的一个夜晚,咸阳王使姚贾飞车北来。
秦王的回书很简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灭燕灭代之方略,悉听上将军铺排。余事不尽言,姚贾可与上将军会商决之。”很显然,战事之外,秦王尚有需要姚贾与王翦当面会商的密事。接风小宴上,王翦略事寒暄切入了正题,要姚贾尽说无妨。姚贾素来干练,一爵酒未曾饮完,便将待决之事说了个明白:韩国灭亡之后,由于王室贵胄仍然居留在旧韩之地,而只将韩王安迁徙到了秦国本土;是故,韩国老世族有异动迹象,密谋与魏国、代国联结,在“老三晋”势力支撑下恢复韩国;很可能在明春秘密举兵,拥立新韩王,李斯不能北上,也是全力筹划应对此事;安定燕国,秦王已经下书蒙恬在一个月内赶赴武阳。凡此等等,因为姚贾长期主持对三晋邦交,又熟谙政事,所以将诸般消息来源与决断依据都说得清清楚楚,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秦王欲如何应对?”王翦大皱眉头。
“一句话,后发制人!”
“待其举兵,我再平乱?”
“正是!师出有名,对天下好说话。”
“秦王要我大将?几个?”
“上将军何其明锐也!不多要,一个!”
“有人选?”
“王贲!”
“要否兵马?”
“秦王请上将军斟酌。”
良久默然,王翦只说了一句话,容我明日再定。姚贾熟悉军旅,更知道近日秦军战况不尽如人意,王翦分外慎重当在情理之中。于是,姚贾没有多说,起身告辞了。王翦送走姚贾,立即吩咐军令司马调王贲来幕府。自任上将军以来,这是王翦第一次单独召见儿子。军令司马颇感意外,生怕听错,连问两遍无误,这才去了。
“王贲见过上将军!”昂昂一声,儿子来了。
“坐了说话。”
与父亲一般厚重的王贲,局促得红着脸依旧站着,显然对父亲的单独召见很不适应,只搓着双手低声一句:“仗没打好,我知道。”王翦淡淡一挥手道:“打好没打好,不在这里说。秦王有书令,公事。”一句话落点,王贲立见精神抖擞,“嗨”的一声挺直腰板高声道:“愿闻将令!”王翦道:“韩魏有异动,秦王欲调你南下。老实说,自己如何想?”话语很平静,王翦心头却不平静。王翦始终认定这个儿子醉心兵事而秉性耿介,长于战场而弱于政事,唯其如此,留在自己身边只做个战将,会安稳得多;而一旦南下,便是独当一面,既要处置战事又要处置与民治军情相关的政事,局面便要繁杂得多。
“回禀上将军!这是好事!”
“好在何处?”
“独当一面!少了父子顾忌,我可放手做事!”
“噫!老夫碍你手脚了?”
“不碍。也不放。”
“好!放你。”王翦的黑脸分外阴沉。
“谢过上将军!”
“这是去做中原砥柱。自己揣摩,要多少人马?”
“五万铁骑!”
“五万?”
“若是燕代战场吃紧,三万也可!”
“轻敌!慢事!”王翦生气了,帅案拍得啪啪响。
“禀报上将军,不能以五万铁骑安定三晋,王贲甘当军法!”
王翦不说话了。站在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