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王翦李牧大相持
长箭呼啸着扑向两面山头与正面关城。看官留意,秦军弓弩之强,尤其是大型远射连发弩机之强,战国无出其右,后世亦无可比肩。盖大型弓弩与大型长箭为冷兵器时代之远程兵器,由训练有素的特定士兵群操作。其用材与工艺之精良,其士兵群训练之艰难,其制作与修葺之繁复,都导致其造价之高昂皆远远超过春秋时代的战车。春秋车战之所以每每一战决胜负定霸权,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战车制造之昂贵,战车兵训练之艰难。一个拥有五千辆兵车的大国,一战若折损两三千辆兵车,其全部恢复成军至少需要十余年甚或更长。大型弩机亦然。没有强大雄厚的财力人力,大型弩机的制造是极其艰难的。秦国自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统一天下的雄心步步增长,对攻击型兵器尤为重视。及至秦昭王之世,秦国的兵器制作已经远居天下之首。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则是常战兵器之精良,二则是大型兵器之数量庞大。
此刻,秦军的三面强弩齐射,井陉山赵军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犹自惊骇不已。秦军大箭粗如手臂长如长矛,箭镞两尺有余,简直就是一口短剑装在丈余长的木杆上以大力猛烈掷出。如此粗大矛箭漫天激射,其呼啸之势其穿透之力其威力之强,无可比拟。
强弩齐射的同时,秦军中央的攻关步军立即发动。第一排是壕沟车兵,清除拒马路障,刮去遍地蒺藜,试探出一个个陷坑而后大体填平,再飞速铺上壕沟车,在幽暗的峡谷一路向前。通道但开,大型云梯与攻关步卒隆隆推进,紧随其后的大型弩机也不断推进,连番向城头倾泻箭雨。如此不到半个时辰,黑色秦军便渐渐逼近关下。关下地势稍见开阔,秦军立即汇聚成攻城阵势。
饶是如此,赵军两山与迎面关城依旧毫无动静。
“火箭——”章邯遥遥怒吼一声,云车大纛立时平掠三波。
三大箭阵倏忽停射,突然梆声复起,大片捆扎麻纱浇透猛火油猛火油,战国对天然石油之称谓。秦国高奴(今延安)盛产天然石油,几为战国唯一。的长矛大箭带着呼啸的焰火直扑两山与关城,恍如漫天火龙在山谷飞舞。片刻之间,两山树林一片关城陷入三面火海,烧得整个山谷都红了起来。
“攻城——”
秦军战鼓再次响起,前阵十架大型云梯一字排开隆隆推向关城,恍如一道与城等高的黑色大墙迎面压上。此等大型云梯后世几乎消失,只留下单兵依次爬城的极为轻便的简单云梯。秦军之大型云梯,实际上是一辆攻城兵车。云车底部装有两排铁轮,其上是一间铁皮包裹厚木板的通地封闭储兵仓,可容二十余名士兵;仓上为两层或三层可折叠伸展的宽大坚固的铁包木梯,仓外装有两具可折叠可伸展的宽大铁包木梯。攻城开始,云梯被储兵仓士兵从里隆隆推进,一旦靠近城墙,仓上大梯立即打开,或钩住城墙或独立张梯;与此同时,储兵仓士兵立即出仓,拆下两边木梯打开奋勇靠上城墙。云梯但近城墙,后阵爬城锐士立即发动,呼啸鼓勇冲来从已经搭好的大梯小梯蜂拥爬上,往往一鼓作气攻占垛口。此刻,井陉关城头一片残火烟雾,十架云梯已经靠近城墙两尺处,后队士兵已经发动冲锋,纷纷爬上了大小三十架云梯。
此时,一阵凄厉号角突然传来,垛口后森森然矗立起一道红墙。
赵军开始了猛烈的反击。箭雨夹杂着滚木礌石,射向攻城士兵砸向大小云梯。更有几辆可怕的行炉在垛口内游走不定,见大型云梯靠近,迎头浇下通红的铁水,巍巍秦军云梯立时在烈火浓烟中轰隆哗啦崩塌。行炉者,可推动行走之熔炉也。设置城头熔炼铁水,在危急时刻推出,从炉口倾泻通红的铁水,任你器械精良也立见焚毁崩塌本节所述诸种大型器械之详细介绍,均见本书第三部《金戈铁马》。
李牧军的城头战法是:秦军大箭猛烈齐射之时,城头赵军退进事先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