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尉缭入秦 夜见嬴政
了数十年以来的用兵新论,算是四代人完成了这部兵法。”李斯不禁感慨中来:“人言将不过三代。缭氏四世国尉,又成不世兵法,以至人忘其姓氏而以官位为其姓氏,天下绝无仅有也!”尉缭子哈哈大笑:“斯兄谐趣也!以官为姓,远古遗风而已,安敢以此为荣哉!”李斯笑得一阵,突然转向方才被尉缭子绕开的话题:“缭兄此次入秦,总非无端云游了?”尉缭子没有正面可否,却道:“愿闻斯兄对秦国之评判。”

    “民众日富,国力日强,一统天下,根基已成!”

    “当今秦王如何?”

    “当今秦王,不世君主也!怀旷古雄心,秉天纵英明,惕厉奋发,坚刚严毅,胸襟博大。一言以蔽之,当今秦王,必使秦国大出天下!”

    “斯兄不觉言过其实?”

    “不。只有不及。”李斯庄重肃然。

    “我闻秦王,与斯兄之说相去甚远矣!”

    “愿闻缭兄之说。”李斯淡淡一笑。

    “我闻秦王,蜂準,长目,摯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如此君王,斯兄何奉若神明?”

    “缭兄何其健忘,此话十年前说过一次也!”

    “此说非我说。人云乃相学大师唐举之说。”

    “任谁也是邪说!山东流言,假唐举之名而已。”

    “阴阳家如此说,总归不是空穴来风。”

    “一别十年,缭兄何陷荒诞不经之泥沼?”

    “我,可否见见这个秦王?”尉缭子颇显神秘地一笑。

    “缭兄也!”李斯慨然一叹,“山东士子入秦,初始常怀机心。缭兄试探李斯,李斯夫复何言!据实说话,李斯当初入秦也曾瞻前顾后机心重重。多年体察下来,李斯方觉机心对秦之谬也!奉告缭兄:秦国非山东,唯坦荡做事,本色做人,辄怀机心者,自毁也!”

    “如此说来,老夫更要见见这个秦王了。”

    “该!自家评判,最为妥当。”

    “使天下归一者,果然嬴政乎?”

    “疑虑先搁着。走!夜见秦王。”李斯一拍案霍然起身。

    “斯兄笑谈,月已西天,何有四更见王之理。”

    李斯大笑:“这便是秦国!月已西天何足论也,只跟我走!”

    两人大步出来,李斯问尉缭子是走路还是乘车?尉缭子笑说走路好,王城看得清楚些免得一个人出来迷路。李斯也不纠缠这些隐隐讽喻,只说声走便大步出门。尉缭子惊讶连声,哎哎哎,你老弟都是长史了,半夜出门也不带护卫甲士?李斯大笑,这是秦国,哪个官员在咸阳行路带护卫了?李斯自豪自信俨然老秦人,引得尉缭子一阵啧啧连声,似感叹又似揶揄。一路走来,李斯指点着王城殿阁庭院的处处灯火,说亮灯处都是官署值夜,沉沉黑灯处都是内宫。尉缭子似惊讶又似感慨地一叹,渐渐地却不再说话了。

    王城书房的灯火在幽深的林木中分外鲜亮。

    秦王嬴政正与丞相王绾会商蓝田大营报来的裁汰老军书。王翦蒙恬的实施方略是:五年之内,秦军四十岁以上之兵士、四十五岁至五十五岁之千夫长以下头目,全数解甲归田;五十五岁以上之将军,全数改任文职官吏,以使秦军确保超强战力。这个方略谋划已早,朝会无人异议。然一旦面临实施,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难点:安置老军将士所需的金钱数额是多大?秦国府库能否一次承受?秦人素有苦战传统,将士几乎不计较军俸高低。自然,此间前提是秦国以奖励耕战为国策,历来不亏征战沙场的将士。纵然在变法之前,秦国朝野爱惜将士也是天下闻名的。否则,以秦献公时期秦国的穷困,根本不可能屡屡以强兵苦战对强盛魏国保持攻势。如今郑国渠修成,关中眼看日渐大富,再加蜀中盆地之都江堰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帝国V:铁血文明简介 >大秦帝国V:铁血文明目录 > 第一节 尉缭入秦 夜见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