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节 以战示形 秦军偏师两败于李牧
的土屑刷刷落下。

    开春之后,桓龁老军猛扑赵国平阳。

    选定赵国作为首战,理由只有一个:赵国为目下山东六国唯一的强兵之国,只要对赵作战有成效,便能震慑天下。两年前大旱方起,为使六国不敢趁天灾合纵攻秦,桓龁王翦曾猛攻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随后即撤出平阳退守关外大营。后来,赵国新王即位,为防秦军再次东进,从阴山草原调来边军五万防守平阳。此次老桓龁再攻平阳,目标便是这五万精锐赵军,若能一鼓歼之,对赵国朝野无异于当头棒喝。桓龁的部署是:前军大将樊於期率五万主力大军正面攻城,老将麃公、屠雎各率一万铁骑两翼游击,阻截有可能出现的赵国援军。桓龁则自率五万铁骑,千里奔袭邯郸东北的武城,以使赵国虚实不辨精锐边军不敢轻易南下。

    及至嬴政赶回咸阳,第一道快马战报已经送来:秦军攻克平阳,击溃五万赵军,斩首两万余。次日战报再来,说樊於期已经率军北上奔袭,从西路深入赵国腹地。嬴政询问了军使,得知东路桓龁一军业已奔袭武城,心中有些不安,便留下李斯与王绾处置政务,自己连夜赶赴蓝田大营与王翦蒙恬会商关外军情。

    “三地开战,两路奔袭,赵国必乱阵脚也!”蒙恬很是兴奋。

    王翦却皱起了眉头:“一班老将如此战法,力道太过。平阳距关外大营近便,若能集聚大军一战斩首五万,既可稳妥大胜,又可歼灭赵军一支主力,本是上上战法。如今两路奔袭,声势虽大,然一旦照应不周……”

    “可能出事?”嬴政脸色有些不好。

    “如今的赵军统帅,是李牧。”王翦一字一顿。

    “想起来也!”蒙恬突然拍案。

    “甚?”王翦有些惊讶。

    “当年君上立太子时,便说赵将李牧将成秦军劲敌!”

    “李牧做了大将军。看来,赵王迁不是平庸之辈。”嬴政脸色阴沉。

    “我意,立即急书老将军:着两路奔袭大军星夜回师!”蒙恬见事极快。

    “老军初战,君命过早干预,也有弊端。”持重的王翦显然还在思忖。

    嬴政在幕府大厅转悠着,一时实在难以决断。若以目下山东六国之军力军情,老辣的秦军两路奔袭,似乎也不该有多大危险。唯一顾忌者,便是这个李牧与他统帅的赵国边军。可李牧初接赵国军权,一时照应不及亦未可知。当此之时,君王强令回师,定然挫动一班老将慷慨赴战之锐气。毕竟,分兵常战是既定方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是战国传统。如此数万兵力的小战刚刚开打,便要以王命干预,将来动辄数十万大军出动的灭国大战又当如何,一个君主岂能照应得过来?再说,桓龁、樊於期、麃公、屠雎等历来都是独当一面的沙场老将,所率秦军又是能征惯战之老师,纵然李牧边军南下,凭甚说一定打不赢?反复思忖,嬴政转悠过来摇了摇头。

    “君上何意,不管了?”蒙恬有些着急。

    “李牧边军与我秦军从未交过手,可是?”

    “这倒是。李牧久驻阴山,没有南下打过仗。”

    “李牧果然出兵,便是与秦军第一战,不妨试试成色。”嬴政从容一笑。

    “君上言之有理。既定方略,不宜多变。”王翦立即赞同了。

    “桓龁东路该当无虞,樊於期西路令人担心。”蒙恬转了话题。

    “何以见得?”嬴政问了一句。

    “樊老将军求胜心切,攻克平阳后深入赵国,不在桓龁军令之内。”

    “樊於期老将坚刚多谋,该当无事。王翦以为如何?”

    “当下,臣不好论断。”

    “好!我在蓝田大营住几日,等两路战胜军报。”

    旬日之后,关外奔袭的第一道战报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帝国V:铁血文明简介 >大秦帝国V:铁血文明目录 > 第六节 以战示形 秦军偏师两败于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