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无形令旗
井直胜:“休要让任何人靠近。”说着,他挑亮旁边的烛台,“最好是全天下人都倒向我们。只是,我德才不够,还做不到啊。”
“大人!”忠胜似乎把家康的话理解为反唇相讥了,道,“中纳言何时到达?”
“大概还要花费些时日。”家康微微侧着头,曼声问井伊直政,“直政,你怎么想?”
未等直政开口,忠胜分明已忍不住了,不由分说地插话道:“大人,中纳言赶来之前,您就想向敌人出击?中纳言一旦到达,我方大军会让敌人斗志减弱大半。但在此之前就发起进攻,敌人见有机可乘,怕会士气大涨。”
“忠胜,我在问直政呢。直政,你看要等待秀忠吗?”
“启禀大人,”井伊直政有些为难地探身道,“属下不同意本多大人的意见。终于盼来了您,却不能立刻发起进攻,这样的话,会扰乱军心。故,在下认为,应立即行动。”
“可是,那岂不等于长敌人威风……”忠胜又插了一句。
“直政以为,士气熊熊燃烧的不是敌人,而是我军。正因如此,我们不如趁热打铁,趁大人刚刚到来,士气如虹时,速战速决。”
家康默默点了点头。看来,无人能看穿他的真心。虽然单靠德川氏力量也可取胜,但以武力征服天下,不过是莽夫之举,不能服人,天下亦难太平。
“好,那就速战速决。”家康轻声道。没有秀忠的支援也能取胜,为何还要等?神佛已把天下交给了自己……
“这若是大人的决定,在下无话可说。但若是在藤堂高虎的建议下作出的决断,还请大人三思。”忠胜还是不能接受。
藤堂高虎正与黑田长政合军一处,不动声色地与西军保持联络。此时稍有大意,恐要出大事。忠胜担心的便是这一点。家康也深知这个道理:“莫要担心,忠胜。我并不寄希望于敌人倒戈。”
“既如此,待中纳言到达,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再发起总攻,岂不更好?”
听到忠胜依然顽固地坚持己见,家康觉得必须开导开导了。他们太缺乏眼光了,若连他们都不能说服,还谈什么一心对敌?
“忠胜,你觉得我和中纳言,谁更重要?”
“那还用说,没有大人就没有德川氏,大人怎么会问起如此奇怪的问题?”
“唉。我已年过花甲,中纳言则正当壮年。所以,即使我战死,也必须保证中纳言平安,以构筑日后的太平盛世。我先出战,乃是秉承天意啊。”
“但是……”
“你先听着。你明白吗,只有我出战,即使不利,也不至于毁了德川氏。”
“可是,若大人……”
“一旦不利,我们还有回旋余地。并且,若此举可取胜,德川主力就可毫发无损。这些好处,你思量过没有?世人都说我奸猾,说我有意保存实力,只让丰臣旧将去卖命。对于这些议论,我不屑一顾。”说着,家康把视线移向井伊直政,“你方才的想法,也和家康的心思有些出入。此次战事,并非单靠武力取胜即可。”
“取胜还不行?”
“是。”家康重重点头,“胜利之后,还要看我们有无足以震慑乱事者的能力。倘能有此能力,无论是家康,还是中纳言,都要牢牢掌控局势,否则,此战之后的形势,甚至会比朝鲜战争之后更加严峻。”
“哦……”忠胜这才长叹一声。
“朝鲜大战之后,已故太阁旧将四分五裂,幸亏还有我。但尽管如此,天下还是一片混乱。贸然发动战事,若让天下重斯陷入混乱,罪莫大焉!已故右府的苦心、已故太阁的辛劳,还有我一生的宿愿,全会泡汤。家康乃真正祈求天下太平,才要给中纳言留下足够的力量,自己来拼死一搏!否则,上苍亦不会原谅我。总之,一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