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谨防民主生活会“变味”
领导干部明哲保身观念有所增强,党性比以前弱了,私心比以前显性化了,结果导致民主生活会开得“你好我好大家好”,和气一团,应付了事。
据记者了解,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对领导唯命是从,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即便有不同想法和观点,在公开场合也不敢说、不愿说。这种缺乏民主修养和实行民主能力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党内的民主进步。
“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肯定比一般人更清楚班子其他人存在的问题。”华南师大理论部副主任、广东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方教授说,如果有人在民主生活会上,及早、坦率、深刻地指出问题,有些人也许不致于在歧途上越走越远,乃至最后身败名裂。
在谈方看来,民主生活会上“好人主义”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喜欢搞“一言堂”和“家长制”,忽视党员参与党的决策的权利,使党内的一些决策,很难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础上。“这就使得很多人不想说、懒得说,也就不能出现畅所欲言地进行真正的思想交流的局面。”
谈方认为,有些单位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将本应让班子成员参与和了解的事务有意捂着,使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也严重挫伤了他们参与民主生活会的积极性、主动性。
鲁照旺也认为,有些单位和部门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主要是“一把手”不重视,为走形式应付上级检查。有些班子主要领导怕暴露问题,以致“家丑外扬”,影响班子形象,所以很难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
权力生态环境出了问题
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最终后果是掩盖了领导班子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些民主生活会的简报和整改措施上报,少不了粉饰成分,如果上级再官僚一些,看到的就是个假象。”谈方表示。
2008年10月6日,湖南株洲市粮食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何智,因涉嫌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等罪受审。据媒体报道,在其任职期间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数名党组成员公开揭露何智涉嫌腐败,此后又联名上书有关部门,强烈要求对其采取相应措施。此后何智被当地纪委“双规”并进一步掌握证据。
中央有关领导获悉此事后专门作出批示,表示湖南株洲粮食局召开民主生活会揭露“一把手”问题,核查属实很不容易,并要求进一步汇报了解。
“可遗憾的是,在民主生活会上能把问题揭露出来的,目前现实中少之又少。”谈方说。
“在现实中,要通过民主生活会公开挑战本部门‘一把手’的权威,甚至揭开存在的严重问题,这简直就是奇迹。”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认为,这也许是何智一案引起高层关注的原因所在。
齐善鸿表示,民主生活会本是大家交心、互相提高的民主形态,但目前有些民主生活会并不能真正发挥坚持真理、广开言路的作用,也失去了领导干部之间相互监督约束、培养同志式的健康感情的功能。
“变味的民主生活会,不可能触及灵魂的震颤,更不能通过激烈的思想交锋而达到共同提高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毒化人的灵魂,误导人的价值取向,恶化权力生态环境。”齐善鸿说。
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社会在快速发展,党的建设也应与时俱进。民主生活会是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党组织应在民主生活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不能总在原有模式上兜圈子、打转转。
“民主生活会开得好不好,关键在‘一把手’。”鲁照旺表示,“一把手”必须树立起民主意识,要把民主生活会真正作为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平台,看作集合广大党员干部智慧的平台。此外还应通过一定的制度,把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在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