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网络考验干部选任公信度
培养官员学会冷静面对,让他们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简洁的网络语言与网民交流,做到在网民草根中,能以普通身份与网民平等互动。”

    目前网络上已形成一些观点鲜明的论坛、博客和播客等个人空间,出现了引领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他们通常具有超乎想象的舆论引领力,对社会舆论形成和社会稳定形势产生严重影响。

    受此启发,尹韵公建议,组织部门可在官员中组建评论员队伍,培养有影响力的网络写手。“在网络新闻、博客、论坛等各个方面培养基本队伍,把舆论引导渗透到各个网络节点之中。”

    用网络提升用人公信度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网络具有快捷化、大容量、跨地域、交互性、大众化等传播特征,这为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

    “组织部门应当积极收集网络监督相关信息,作为选人用人重要依据。”李成言认为,“作为组织部门,可利用网络打通一条考察官员的通道,通过在网上设立部长信箱、监督信箱等正规渠道公开收集线索,及时发现和掌握官员选拔任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同时,李成言还建议,对于网络中经常出现的批评甚至指责官员的现象,组织部门要与监察部门积极配合、主动介入掌握真实情况,为官员的提拔选用积累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形成官员选拔任用工作网络监督机制。

    “组织部门可利用网络,建立起一个具有宣传、互动等多功能的网络沟通平台。”尹韵公认为,“组织部门可利用网络沟通平台系统、全面、专业、及时地宣传官员选拔任用工作、党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成效、接受选人用人方面的群众建议。依法利用网络来向公众公示官员选拔任用的程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有策略地公示任免原因,不断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

    对于如何增加干部工作透明度,受访专家普遍认为,通过网络完整公布任免官员的信息是最好的办法。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一是官员基本信息,比如知识背景、从业履历、工作实绩、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二是官员的任职承诺。每一位官员就任后,将自己的施政理念和目标进行公开,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落实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在落实好《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基础上,公布官员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

    “组织部门应当通过论坛等网络互动功能,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建言献策。”齐善鸿认为,“在官员选拔的决策中,组织部门可通过网络民意调查、网络辩论、‘悬赏’征集等形式,有效集中群众智慧,扩大民主决策范围,创新官员选拔机制。”

    网络监督作为一种并不成熟的民间监督方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受访专家认为,组织部门需要精心研究其传播规律,通过网络这个公众舆论平台,有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简介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目录 > 第二十八章 网络考验干部选任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