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蔚山血战(上)
法,他们坚持不了多久。

    杨镐这个人的人品很成问题,眼光还是挺毒。岛山城是在山顶,没有水源,要汲水只能下山。尽管日本人在水源所在修建了水曲轮予以保护,但毕竟无法把它挪入城中。

    次日一早,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六日。杨镐下达了作战指示,明军负责将岛山城四面围住,而朝鲜军和投降的倭兵每人怀里发上一捆柴,设法冲到城下,先把木栅栏烧毁,再把水井都给填埋起来。

    这个命令有些不公平,摆明了让朝鲜人去送死。但军令如山,权僳也没办法,只得督促诸将突入栅栏。这些士兵每个人都带着一面防铁炮的挨牌,一边举过头顶一边往山顶上冲。可日军的铁炮实在太凶猛了,又居高临下,弹丸可以轻易穿透挨牌,射入士兵身体。朝鲜军和降倭拼尽全力,也无法突破日军防御,只能仓皇撤下来。

    这一天,唯一的战果来自于江面。

    就在朝鲜军回撤不久,有数条日本人的战船从蓝江方向开过来。蓝江位于太和江下游,靠近出海口。这里出现日本战船,说明日本水师已经可以从海面靠近蔚山,不是个好兆头。负责在江面拦截的明军发现动向以后,立刻调集火器,予以猛烈轰击。

    蓝江江面狭窄,日军又是海船,腾挪不易,很快就被打沉了一艘,其他几条见势不妙,都纷纷逃回蔚山外围洋面。有一个日军小头目走投无路,主动跑到明军阵前投降。杨镐听说以后,觉得这可以树立为一个典型,便给他赏赐金银,披红挂绿,骑着高头大马在岛山城前转悠。浅野幸长和加藤安政亲自上城头弹压,总算制止了一部分日军士兵的逃亡举动。

    蓝江的小规模遭遇战让明军意识到,日军很有可能派遣大舰队从釜山出发,绕过庆尚以东海域进入蔚山。李舜臣的外洋舰队指望不上,明军的内河战船又不多,必须早做防范。于是杨镐分出一部分守卫江岸的明军和船只,前往东侧蓝江方向防守。

    他万万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调兵举动,却最终改变了整个战局。

    二十七日黎明时分,这一天正好天降大雨。蓝江的日本舰队又试图趁乱靠近,浙兵没客气,一通乱炮轰鸣把他们炸了回去。

    杨镐整顿诸军,正要继续攻城,忽然营外传来消息,说有岛山城内传来一封信。他出帐一看,原来是岛山城的贼倭写了一封书信,挂在竹竿上扔下城下,让朝鲜兵使成允文捡到了。成允文不敢耽搁,连忙送到了主帅营中。

    这封信是以加藤安政的名义写的,里面说加藤清正在西生浦尚未赶回,就我们几个人在守城。你们的目标是清正公,别把气撒到我们头上啊。我建议你们派一使者去西生浦跟清正公和谈,免得在岛山这鬼地方浪费大家的人命。

    杨镐批了一封回信:“加藤清正如果来投降,全城免死,而且重重有赏。”派了翻译朴大根和一个叫越后的降倭把信送回城里。加藤安政一看,大失所望,只能回帖说:“欲战则战,欲和则和,开一面容我出城,且遣将官则当议和事云。”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一直没提一个人,加藤清正。

    他不是接到守将的求援了么?怎么到这时候了,还没回岛山?

    这里涉及到蔚山之战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究竟加藤清正是哪一天抵达岛山?

    按照《再造藩邦志》的说法,最早有目击在加藤清正在城中的记录是在二十五日,说“有一賊衣綠衣持白旗者。往來號令。問于降倭則曰。卽淸正云。”但这个细节已经被日方资料《征伐记》所否定,《征伐记》里明确说降倭是故意泄露假情报,说加藤在城里是为了吓唬明军。其他明、朝史料也提及清正如何如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而《再造藩邦志》再出现加藤清正的记录,则要到万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有岛山城内使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帝国最后的荣耀简介 >帝国最后的荣耀目录 > 第十六章 蔚山血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