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六章 战云密布
四年四月下旬河南第一战区,在两百公里黄河南岸集结了二十五万大军的“血肉长城”。其中有多少的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洒下了他们的鲜血,忠勇英烈可歌的事迹实无法一一细列,阵亡的有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上将、二十一师师长吕公良等将领多人。蒋委员长再也不敢又来个损己害民于事无补的花园口决堤了。

    在这种情况下,武汉守军组织了第四次武汉保卫战,也就是第四次武汉会战;长沙守军也不甘示弱,进行了第四次长沙会战!武汉、长沙虽失利,但是也未失颜面。5月底,日寇对长沙开始“铁壁合围”,随即发起了总攻击。国民党守军第4军凭藉城防工事,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但最终仅一日功夫就因力分势弱,长沙沦陷。6月19日,日军占领长沙,弹冠相庆。他们满以为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不曾想却在湖南一座人口仅有20余万的小城市衡阳遭到猛烈的阻击。而且,阻击他们十数万兵力达47天之久的中国军队只有1万多人。

    然后日军长驱直下,以湖南岳阳为出发点,由湘江东西两岸,发动钳型攻势向南进犯。我军则置主力重点于湘江东岸,仍按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的天轮战法:拟让敌人攻至某种程度时,外围各军集中强大兵力,齐向衡阳合围,将敌人反包围并歼灭之。故此战役名之曰衡阳会战。因战略核心位置选定在敌人必经之道路上,以便迎头痛击,而于敌人也是为清楚障碍非攻不可的军事焦点。因而敌我双方殊死搏斗,一场恶战就在所难免了。

    六月十六日开始进攻长沙,六月十八日长沙失陷,日军兵锋直逼衡阳,展开日本战史所称中日战争中最重要和日军伤亡最严重的一次会战。其实,确切地说,国军第十军是孤军守备衡阳。外围根本没有合围起来,因此严格说来就是衡阳保卫站,而非所谓的衡阳会战!

    湖南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而衡阳盆地更甚,冬天凛冽的北风沿湘江河谷长驱直入,寒切骨髓;夏天则由于南岭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东南凉爽的海风,而漫长的夏季积温因盆地结构散发不出去,酷夏奇热无比。此时实在非能战之时啊。但军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历来都是如此。

    如此苦夏,如此鏖战,真是难为了英勇善战的第10军将士们。

    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日军发起了湖南会战,因重点在长沙衡阳故又称长衡会战。至六月二十日,日军基本控制长沙,占领浏阳、宁乡等地,达到了第一期作战的初步目的。此时,日军决心按照原订计划,乘国军布防不及,以一部突进抢占衡阳,控制这座极其重要的战役枢纽。第十一军于当日十六时发布命令,要求“左路部队第六十八师团应继续执行以前的任务,歼灭所在之敌,迅速占领粤汉铁路及衡阳机场,攻取衡阳。”

    其实早在六月十八日十五时,第十一军就对该师团下达过“佐部队应以主力从湘江东岸地区,另一支有力部队从西岸地区向衡阳挺进。特别应使突击部队以步兵一大队为基干,行李及弱兵除外及便衣挺进队等,不必担心主力,向水、耒水以及衡阳东侧的铁路桥、衡阳机场挺进并占领之。志摩支队应沿易俗河-衡山-衡阳道路以东地区向衡阳突进。”的命令,因此二十日的命令成为对前一封命令的补充。

    第六十八师团接到二十日下达的命令时正分成三路纵队向衡阳前进中,其中包括以独立步兵六十四大队编成的松山支队。而松山支队正是十八日命令中所提及的那支挺进部队,该大队自十四日脱离在长沙作战的第五十七旅团序列,成为独立作战的支队。他的任务很明确,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南下占领衡阳机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落日孤城简介 >落日孤城目录 > 第六章 战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