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0节
    报章上将叶永昌说成是小节有亏,大义无损之人,又是这个时节,所以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来吊唁,在叶家大宅门口排起了长队,进来给叶永昌上香。

    叶老太爷看着这个情形,他轻叹:“永昌当不起这样的祭奠。”

    实际上这并非是为了祭奠叶永昌,而是星洲的华人在这个让人哀痛万分的新春里,祭奠死难的同胞。

    出殡那天,沿途华人一路相送,叶永昌这个葬礼,简单却异常隆重。

    丧礼结束,叶老太爷把叶永昌剩下的几个姨太太都叫在了一起,既然儿子的死,现在已经是这个说法,叶老太爷也借了这个说法,他说:“你们也看到了,叶家为抗战奔走,作为叶家人,有危险。所以才打算要把孩子们送到美国去,你们最好是跟过去,不去的话,每个月叶家依旧按照原来的钱给你们,如果改嫁,叶家出一份嫁妆加上一万英镑。”

    几位姨太太都是靠着叶家养着,老太爷没有一定让他们给叶永昌守寡,已经是很宽厚了,多是说先考虑考虑。

    唯有五姨太心头烦忧,她找了叶应澜说:“应澜,我不去美国,巴达维亚的车行刚刚开始。如果老太太去,应昊可以去。二姐自己也忙,我不想麻烦二姐。”

    五姨太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叶应澜都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叶应澜帮五姨太跟叶老太爷说了她的想法,以前二姨太还克扣她的生活费,五姨太肯定不放心应昊跟过去。

    叶老太爷这几日观察下来,自己那个长着一双灰眼珠,深目高鼻的孙子,落落大方,进退得宜,足以证明儿子的这个荷印混血太太,教养孩子教养得非常好,而且无论是甘蔗种植园的管事,还是说车行的吴根生和顾俊仁都对她赞不绝口,说她聪明有经商头脑,若是让孩子跟着文娟,文娟把这个孩子当成是应章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好好教养,孩子还小,到时候教坏了,反而就不好了。

    “应昊在巴达维亚,相对要安全一些,还是先留在劳拉身边。等过两年要是时局有变,再说?”

    有了叶老太爷的这句话,五姨太放心地回了巴达维亚。

    正月十五元宵节,星洲按照闽南和潮汕的传统,往年都非常热闹,今年连这些民俗都简办了,改成了抗日捐款活动,叶老太爷把叶永昌丧礼省下来的十万叻币捐了出来。

    如此一来,叶永昌的事也算是完全结束。

    第129章

    过了正月十五,孩子们要出发了。

    按理南洋去美国,走檀香山再去旧金山,然后再乘火车去纽约,时间省很多。

    不过日本横滨过来的船也走檀香山,这个形势下,跟一群日本人坐一条船,实在难受。

    而且走欧洲航线从香港到孟买,都有余家自己的船,余修礼夫妻打算从星洲一路送孩子到孟买,孟买还有克拉克家的庄园,可以一起玩几天。

    这次香港的两位舅舅家,二舅家孩子还小,决定暂时不去。

    大舅舅家里,大表哥如今是香港的红人,纵然主意是余嘉鸿出的,但是生意是他在操持,他们有了先发优势之后,后面的人纵然是看到了机会想要分一杯羹,也拉开了差距,短短几个月,不说别的,就是地价上涨和房租上涨,就可以让人看得眼红。

    大表哥和大表嫂自然要留在香港。

    二表哥主持拍摄的电影,刚好在春节上映,这部制作周期短,却投入很大的电影,而且算得上制作精良的电影,出来得正是时候,借古讽今,靖康耻和南京大屠杀何其相似,如今国内还有恐日悲观,投降之言,不绝于耳,那些话,刚好被编入电影里,从秦桧等汉奸的嘴里说出来,让人感同身受。

    别说是香港了,就是星洲的影院,也是场场爆满,观众看完泪流满面。如此一来,二表哥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民国之南洋明珠简介 >民国之南洋明珠目录 > 第13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