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别母亲(改)
情识趣、豁达慈善,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女子。”
卫佳音酸溜溜道:“再好有何用?圣上要拿公主和亲,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便指了她。她原是郡王之女,做公主的代价就是嫁到荒寒之地。且嫁了没过一年就要守寡,将来还不知怎么办?”
众女都不禁感叹这宜国公主命苦,暂时忘了先前的口角。曹丹菲见气氛不错,便开口告辞,和和气气地带着刘玉锦走了。
回了家后,才知道瓦茨的南院大王暴毙的事,已经在城里传开了。刘百万也在和陈氏讨论此事。刘百万担心政权变动,影响生意,陈氏则到底是女子,只感叹这宜国公主命苦,将来不知如何。
过了两日,就传来瓦茨大汗退位,北院大王登基的消息。一时间各路消息满天飞。有的说新大汗穷兵黩武,边境怕是要关。有的说新大汗已经上书天子,求娶寡嫂宜国公主,俯首称臣。
边关百姓最怕战火。大家忐忑不安地过了一个多月,天子终于给新大汗下书,让他按照瓦茨风俗,娶宜国公主。
“听说宜国公主本上书请求回国的。”刘玉锦趴在案上磨墨,对丹菲道:“想是圣上觉得反正还要嫁个公主给新大汗,不如就直接用她好了。”
丹菲提笔记账,顿了顿道:“可怜她一个金尊玉贵的公主,命运也如浮萍,不由自己。”
玉锦笑道:“还是我们好。小门小户,富足安康,自由自在。”
丹菲也笑了笑。
这般惊扰了一阵,就快到年关了,女学已经闭馆,曹丹菲每日管家理事,反而还比平时忙一些。
庄子里的粮已经交了,铺子却需要一一清点。曹丹菲一连算了几日的帐,又把掌柜叫过来问话。掌柜和家中管事都知道陈氏有孕,如今见曹丹菲管家,便知道是家中夫人终于把持了大权,连带进门的女儿也当家作主。众人识趣,对曹丹菲倒是恭敬多了。
曹丹菲虽然年轻,但是发号施令有条不紊,处罚得当,晓得宽厚家中老仆,又知道给管事的留几分薄利。家里仆人见她公正严明,渐渐真心敬重她。铺子里的管事见今年多让了他们半分利,更是对曹丹菲交口称赞。
刘百万见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也在陈氏面前夸奖了曹丹菲几句。陈氏却不敢给自己女儿居功,道:“阿菲都是和锦娘商量着一道管事。锦娘聪明能干,都是夫君您的功劳。她母亲在天有灵,见女儿这般聪慧,也当欣慰才是。”
刘百万抚须笑道:“两个女孩儿都能干,都是夫人管教得好。”
春娟在门外道:“二娘送年货来啦。”
“快进来!”陈氏神色一亮,对刘百万道,“今年分年货和送礼也是由这两个孩子打点的。庄子上昨日才把年货送来,她们今日就分好了。老爷随妾身好生瞧瞧,看这两个孩子分得好不好?”
刘百万自然笑呵呵地应了。
不待片刻,曹丹菲进了屋,干练地指挥着几个婆子把三口大箱搬了进来。还有七八个箩筐装着土仪不便进屋,堆放在门前廊下,等陈氏过了眼,就叫抬到厨房去。
曹丹菲穿着胡青色绣宝相莲草纹的交领袄子,下面系着一条靛蓝色的素裙,梳着利落的回鹘髻,只戴了一朵珠花。俊秀的面孔依旧青嫩稚气,却带着超脱年龄的老沉持重。
她向母亲和继父行过礼,便吩咐婆子把箱子打开,手持单子,将今年的年货一一念给长辈听。
“两个庄子今年一共送来活鸡、鸭、鹅各八十只,獐子三十条,狸子二十条,全羊全猪各十二条,野猪八条,熊掌十对,兔子一百对,活鱼和腊鱼各六十斤,风鸡、鸭、鹅各五十只,各式干果共三百斤,银霜炭一千斤,柴炭一万八千斤,碧粳米、白粳米各三十斛,白糯米二十斛,高粱米五十斛,常米六百石。还有各色干菜,外卖的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