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91章 寿州之战(上)
,希望够过上几天好日子,更希望能够有机会报仇,就他走的时候,走到了李谷的家乡,在淮河边上就请来当时还没有考上进士的李谷,他比李谷打上一岁,当时韩熙载二十四岁,李谷二十三岁,都是年轻人,一个个都是意气风发,都正是指点江山粪土万户侯的年纪。

    韩熙载觉得他的能力很强,要是他到了南方一定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而且还给李谷说道:“若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等到我韩熙载到了南方吴国,要是能够当上宰相,那一定能够帮助吴国打进中原,做一个中原之主。

    可能有人会说了为什么韩熙载对中原政权这么大的怨气?因为的父亲正是死在了中原的政变中,他将来要是能够凭借南方一国之力完成对中原的统一,那他就相当于为自己的父亲家人报仇了。

    当时李谷就是一个书生,虽然带着点江湖豪情,他和韩熙载是好朋友,听着韩熙载这句话,觉得不舒服,觉得有点刺耳,于是就接着说道:“中原若用吾为相,取吴如囊中物耳。”

    这几句话说得也是十分霸气的,这基本上就是和韩熙载对着干了,虽然最终的他们两个的关系到底如何,咱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从这两句话来看,这两个人谁也不服气谁,都是少年豪气。

    这就是当时韩熙载和李谷在淮河边上送别的情况,双方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人,而后来这两个人李谷的确是当上了宰相,而且还真的干出了一番事业,但是韩熙载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却是官路坎坷,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在南唐可以说一事无成。

    但是他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就在契丹离开中原的时候,他曾经要求李璟赶紧进入中原,但是李璟却犹犹豫豫,结果错失了良机。所以虽然韩熙载后来没有干成事,但是他的能力和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为什么他没有干成事,主要是还是因为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面的缺陷,当然这一点咱们会在南唐那一块详细说一下。

    可是李谷却是真的帮助柴荣取得了淮南的地盘,先不说李谷在这里面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总归他在柴荣征服淮南的时候发挥了作用。

    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李谷是怎么帮助柴荣打的这个前站,是怎么帮助柴荣平定了淮南的。

    南唐方面的百姓和群臣听说后周的军队马上就来了,一个个吓得不行,这都多少年了,中原没打过他们了。但是曾经劝过李璟不要撤掉把浅军的清淮节度使刘仁赡神态自若,积极部署军队守卫抵御大周军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边境大将,这的确不是一个庸才。

    在他的控制下,他的地盘上和平日没有两样,百姓和官员们的情绪稍趋安稳。南唐李璟听说消息之后,可能也会很后悔他曾经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撤了把浅军,要是把浅军还在,现在谁敢渡过淮河?就算是渡过了淮河,怎么会这么无声无息?

    所以无奈之下,李璟只好急忙任命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领兵二万奔赴寿州,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带着兵也赶紧赶了过去。

    此时吴越国也来凑热闹,南唐和吴越国之间打了不是一场两场了,所以现在既然周朝准备好好收拾一下南唐,吴越国也请求出兵帮助周朝。

    对于这样的事柴荣是不会放过的,虽然史书上记载的事柴荣指示吴越方面出兵的,但是这里面肯定会有吴越方面的意思在里面。

    不久李谷渡过黄河的消息传来,柴荣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决定亲征淮南,他想自己亲自到前线去。

    柴荣走了之后,留守汴梁的人选,柴荣任命镇安军节度使向训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王朴为副职,另外由彰信军节度使韩通负责汴梁防务,共同看好大本营。

    一切准备就绪,显德三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五代十国那些人简介 >五代十国那些人目录 > 第191章 寿州之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