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5章 柴荣的统一方针(上)
里面看出来王朴的主张实际上侧重点还是在南方。

    按照王朴的开边策所说的,他的主张基本上也就符合先南后北的策略,那就是先拿下南边然后再北上平定北汉和契丹,当然这里主要就是幽云十六州等地。

    所以在这里面,王朴比较详细的叙述了怎么拿下的南唐,而在当时的南方这些小国家小藩镇中间南唐是最强大的一个。

    所以也有人对于王朴的这一个策略称为局部的先难后易,但是总体上的先易后难。

    局部上的先难后易就是在南方,先啃掉南唐,只要南唐一灭,基本上南方就算是平定了,这就是王朴的局部先难后易,而他的《开边策》里面提到的先易后难,则是对于契丹来说的,对于消灭契丹来说,消灭南唐自然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

    现代对于这些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都有较大的争论,但是这并不是重点,不管咋说,这总归就是一个建议性质的统一策略,但是还不是真正的统一方针。

    另外在王朴的策略里面,他还讲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以势压人,有时候征服对手并不一定要真刀真枪的打上一仗,善于造势,善于利用势,这就是兵法的也是军事艺术的一种境界。

    在当时周朝灭掉南唐这就是造势,而趁着灭掉南唐的威风和锐气,随后继续进攻其他的小藩镇,这就是用势。

    王朴在策论中曾经清晰地表示,只要灭掉了南唐,那么天下南方一定会闻风而降,唯一可能稍作抵抗的就是蜀国,但是此时周朝对于蜀国已经完成了合围,蜀国要是投降还好,要是不投降,那就直接打到投降为止。

    当时李嗣源灭掉前蜀走的是蜀国的北面,现在要是周朝拿下了南唐,一方面能够从水路进入,另外一方面从蜀国的东面也能从陆路进入蜀国,此时那就是三面围攻,而此时后蜀的情况和前蜀基本上差不多,皇帝也就是整天跑着玩,要么找美女要么写诗赋词,反正就是不干正事,要不是后蜀有几个良臣,估计后蜀早就完蛋了,也轮不到柴荣再发兵进攻了。

    所以当时的情况,后蜀恐怕连周朝的一方面大军都阻挡不住,更不用说三路夹击了,所以最终蜀国也不能成为阻碍,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南唐被拿下了的基础上的。

    王朴的《开边策》里面也详细的说了怎么打南唐,主要就是重在扰敌,等待时机一击必中,一举击溃南唐防御体系,然后进入南唐,直扑南唐国都金陵。

    对于王朴的这个军事建议,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颇有***当年游击战的精髓,但是王朴还做到了游击战场和正面战场相结合。

    他用小量军队达到调动南唐军队的目的,把一股股小部队装成大部队对南唐淮河防线进行骚扰,主要就是今天到城下骂几句,然后明天到城下往上射几箭,等到南唐方面气的火冒三丈,火急火燎的要和周军决战的时候,却找不到人影了。

    但是此时不是周军主力上场的时候,而是周军方面的情报人员出马了,他们仔细探查南唐方面的军事调动,将南唐方面的虚实基本上摸个差不多。

    古时候打仗,军队的调动,那绝对是五星级的机密,不能泄露的,打仗这事,兵法上靠的就是虚虚实实,搞不清楚这仗打得才有意思,而此时主帅的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打仗有一个聪明英明的主帅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按照王朴在策论里面说的,只要是摸清了南唐的虚实,那就能够派出周军主力一战而胜,随后打破南唐的防御体系,前期主要就是淮河防御体系,当时周朝和南唐的分界线就是淮河。

    淮河也是一个很神奇的河流,天然的南北分界线,也是历代南北政权的分界线,没有谁规定,自然而然的,天然的他就成了分界线。历来金兵还有契丹和中原政权南北对峙的时候,都是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五代十国那些人简介 >五代十国那些人目录 > 第185章 柴荣的统一方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