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战之后
想着能够犹如臂使,这纯粹是痴心妄想。
咱们上面也讲到因为军队纪律不行而坏了柴荣的大事的,第一个就是樊爱能和何徽临阵脱逃事件。
后来樊爱能和何徽被柴荣杀死了,其实在柴荣心里并不像杀死他们。毕竟也是后周的大将,当时后周的确是不占上风,爱惜生命人之常情,所以柴荣还给了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当时在樊爱能和何徽逃走了之后柴荣还派人去找到他们,让他们赶紧回来一起杀刘崇,要是能够立功自然将功赎罪,不能立功,但是表现良好,也能免除一死。
可是樊爱能和何徽并不相信柴荣,或许他觉得柴荣只是想把他们骗回去,或者他们觉得柴荣绝对不是刘崇的对手,反正就是不回去。
这两个人要是不回去那也就算了,老老实实的逃命,投奔任何一个藩镇,估计都会热烈的欢迎,但是这两个人敢继续干了不少的蠢事。
当时柴荣的速度是很快的,他早早的到了泽州,而且还开战了,各地的藩镇援兵都在路上,樊爱能和何徽在路上就遇见了不少前往泽州和潞州的援兵。
这里面就有我们上面说的刘词,他们见到了刘词,就说前线局势已经崩盘了,柴荣被抓住了,马上就要被杀死了,刘崇马上就要进入中原了,还是赶紧去河阳老巢等着刘崇来吧,不要再去前线送死啦。
但是刘词也不是个傻子,听了樊爱能等人的话,只是呵呵一笑,随后还是带着大军支援柴荣,最终在高平之战的后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要是仅仅有这一次的事情,柴荣还狠不下心来杀他们,但是樊爱能不仅影响了刘词一个人,还有一个大将也就是泽州刺史李彦崇,这个李彦崇被柴荣派去驻守在**岭,柴荣觉得要是刘崇撤退必然走**岭。
李彦崇自己一支孤兵在北汉大军的后面,这也是担着极大的风险的,万一前面战败了,那他在后面也绝对是有死无生。
所以他对于前线的消息也是十分关注的,就在他听到了樊爱能和何徽临阵脱逃的时候,他心里也急了,他也不看好柴荣了,于是为了保住小命,他也退了。
结果后来刘崇逃命的时候,就是从这里逃出去的,这让柴荣悔恨不已,于是就把李彦崇撤了官,然后把仇恨值转移到了樊爱能和和会的身上,要不是这两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所以在柴荣的心里是想直接杀掉樊爱能和何徽的,因为柴荣虽然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而且还杀了不杀人,但是在他的心里还是一个深受封建纲常伦理思想影响的一个君主,他心底始终还是有那一丝忠厚良善的。
所以他很纠结,要不要杀死樊爱能和何徽,其实这里有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五代以来兵骄将傲的问题,这一点在李存勖和李克用的一次谈话中就提到了。
当时李存勖为李克用,为啥不约束一下部下,为什么不好好管管他们,不然的话,这些人早晚是要闹事的。
但是李克用也是很无奈,他对自己的儿子说道:“并不是我不想管,而是现在不能管,咱们现在和朱温打仗,勉强维持河东的地盘,靠的就是他们,要是把它们管得严了,约束的紧了,他们就跑了,现在天下到处都在征兵,咱们的精锐骑兵都是被人眼中的香饽饽,咱们不要,别人抢着要。只有等到咱们成了大事,江山稳固才能开始整治他们。”
李克用的这一段话,可以说完全揭示了当时五代以来兵骄将傲的问题。
现在柴荣作为一个皇帝,他也要考虑这些问题,要是他把樊爱能和何徽杀死了,其他的大将们和藩镇节度是会不会有意见,会不会影响军心,这些东西他都要考虑。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小舅子张永德(郭威的女婿)也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之一,他找到了柴荣,它支持柴荣赶紧将樊爱能和何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