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6章 高平之战(上)
那时候中原大乱,他就有可能问鼎中原,恢复刘知远大汉江山。

    不过还是那句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他自己想着这场仗怎么打,但是他却没有想到,柴荣会怎么对付他,或许在他心中根本没有把柴荣当成一回事,当时的朝荣三十多岁,而且年轻的时候,也是出身草根,做过低贱的商人,所以刘崇看不上柴荣。

    而且那时候的柴荣,也的确没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贡献,就在澶州搞的城市建设,虽然不错,但是在刘崇眼里,那就是花花架子一个,不能打仗,那就是白搭。

    本来柴荣刚刚登基,他就准备在他父亲郭威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革,之前郭威的改革虽然很全面,但是力度还是不太大,而且在军事上没有涉及过多。

    所以他原本是准备继续深化改革的,可是他才刚刚登基,改革的事情还没有提出来,就传来了刘崇南下的消息。

    这让脾气本来就很急躁的柴荣很生气,柴荣觉得刘崇这是在鄙视他,他被刘崇小看了,原因就是柴荣觉得,为什么他父亲郭威在的时候,你刘崇像是一个孙子一样老老实实趴在河东不敢动弹,现在柴荣刚死,你刘崇老儿就屁颠屁颠的杀了过来,这明显是把柴荣没有放在眼里啊。

    所以柴荣很生气,之前郭威还在的时候,郭威对于他在军事上并没有过多的重用,就算是最终柴荣掌握军权,那也是在郭威临死前才交给柴荣让柴荣负责的,之前就算是他有军事才能,但是打仗的时候不让他上,他也显示不出来啊。

    所以当时对于外界来说,柴荣就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或许说小有名气的郭威的干儿子,其他的人们对它就不了解了,但是柴荣自己知道自己,郭威也知道他的能力。

    因此,柴荣一下子就想到了亲征,他想打出自己的威风,他想给刘崇老儿看看,让他后悔他曾经做出的决定,让刘崇对轻视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但是很遗憾,他刚刚把这件事说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结果满朝文武基本上没有同意的,这里面有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冯道。

    对于官神冯道,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可能这也是唯一一次和皇帝硬碰硬,公开大胆坚决的反对皇帝。

    当时冯道的理由,就是这一次刘崇可能就是来吓唬一下下柴荣,而不是想着真的来南下中原,赶走柴荣,不必当真,也不必紧张。之前郭威在的时候,早把河东打怕了,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了,不用担心,只需要派一个大将去那就行了,要是皇帝还真的去,万一刘崇就是虚晃一枪,那就闹了笑话了。

    总之,不管千般理由,冯道就是不同意柴荣御驾亲征,其实这里面应该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冯道等人对于柴荣可能并不是很了解,对于柴荣的能力也不是很了解,他们和刘崇一样,把柴荣当成了没有经验的新皇帝。

    最终他们两个之间的讨论,变成了已成争论,也有一段很著名的小段子,小对话,这一点在冯道那一章已经说了,但是这里再说一遍,官神好不容易硬气了一会,的确是值得多说几遍。

    柴荣听了冯道等人分析的刘崇是虚张声势的论断之后,立马就反驳道:“刘崇觉得我爹刚死,我刚刚登基,觉得咱们内部不稳定,就开始有了疯狂地想法,想要占据中原,这一次他肯定是带着主力来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最终冯道等人还是坚持他们的意见,但是柴荣不听,好吧,这个问题暂时搁异,继续下一话题。

    不讨论刘崇是虚张声势,还是准备大决战的问题之后,又开始讨论到要不要亲征的问题。

    郭威说了:“曾经唐太宗李世民,只要是打仗,那他就亲征,战无不胜,我又怕什么?”

    结果冯道一句话差一点把郭威噎死:“你是唐太宗吗?。”

    虽然冯道这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五代十国那些人简介 >五代十国那些人目录 > 第176章 高平之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