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长冈乡调查[1]
男子只八十七人,女子竟占三百二十六人(一与四之比),因此长冈乡的生产绝大部分是依靠女子。长冈乡提出了“妇女学习犁耙”的口号,女子已是成群地进入生产战线中,这证明有组织地调剂人工与推动女子参加生产,是不可分离的任务。长冈乡扩大红军如此之多,生产不减少,反增加了,即因为他们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了。

    三犁牛合作社

    九月间开始组织的,每村一个,刚在进行,尚未弄好,入社的不多。五个人的委员会。

    平均百家中有牛二十五头,全乡共有牛百一十头。

    一家二牛的无。

    在有牛人家中,一家一牛的占百分之五十(小牛多,十几元一头的)。

    二家一牛的,百分之十五。

    三家一牛及四家一牛的,百分之三十。

    五家以上共一牛的,百分之五(有七家共一牛的,大水牛)。

    无牛的百分之二十五,全乡四百三十七家,无牛的约一百零九家。犁牛合作社尚未讨论如何解决。

    办到了禁止杀牛,牛老牛病应杀的,报告乡苏派人去看,准杀才杀,无敢故意弄死者。

    在现时的农业技术条件下,耕牛的作用仅仅次于人工。根据瑞金石水乡(无牛的百分之三十)、兴国长冈乡(无牛的百分之二十五)、上杭才溪乡(无牛的百分之二十)三处的材料,可以知道农民中完全无牛的,平均要占百分之二十五,这是一个绝大的问题。解决方法,莫妙于领导群众组织犁牛合作社,共同集股买牛。办法是在自愿原则下(经过社员大会同意),每家照分田数每担谷田出谷二升至三升。例如,长冈乡每人分田六担二斗,无牛的一百零九家,平均每家四人,共四百三十六人,分田共二千七百零三担,每担三升得谷八十一担,每担五元得钱四百零五元,以二十元买一牛计,得二十头。每牛耕田八十担,共可耕田一千六百担,对于二千七百零三担,已解决了一大半,明年再出两升,即可完全解决。而租牛每年每担谷田即须出牛租五升。这一办法是石水乡群众提出来的,他们已在实行。我们希望各地都能实行。这不但解决贫苦农民一大困难,对于增加农业生产更有大的意义。

    公债的推销

    公债发行委员会五人,每村另有一个主任。

    乡主席到县到区开会认销五千元,后又加认四百五十六元,共五千四百五十六元。

    乡主席回来召集代表会议,由各村代表承认本村的销数。

    各村值日代表召集本村群众开大会。事先各代表及宣传队向群众做个别的宣传,届时领导群众来开会,讲明购买公债的意义。当场各代表及各团体的负责人首先认购,群众跟着认购,席上登记起来。

    没有销完。

    各代表及宣传队,对那些未买的及买得太少的,按家按户作宣传。“今年这样多”,有些群众不了解,便把去年谷价(买两元公债要拿出谷子两担半)、今年公债(买十元公债还只要拿出两担)比给他们听,把合作社利益(集了股的分两次红就过了股金的头,不曾集股的无份)讲给他们听,把敌人封锁与经济建设的意义讲给他们听。

    再开全村大会,加销一部,尚未销完。

    再做宣传。

    开第三次全村大会,又加销一部,仍未销完,但所余不多了。

    再做宣传。

    开第四次全村大会,全部销完。

    共销五千四百五十六元,全乡一千四百六十五人,平均每人买了三元七角多。最多的买了四十五元(一家)。买三十元的五十六家,二十元的很多。一二元的极少,只十家左右。五角的无。孤老等不买的也有十几家。“群众完全满意。”从开始至销完为时十五天。

    长冈乡工作的特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毛泽东文集 第一卷简介 >毛泽东文集 第一卷目录 > 长冈乡调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