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冈乡调查[1]
供猪的人家约百分之八十五,不能供的约百分之十五。平均每家每年猪卖出约值二十元,买进猪肉约十二元,余八元。但在暴动前平均每年每家只能买进猪肉约十元。以阶级分:暴动前中农买进猪肉约十二元,贫农约六元,工人约四元,现在差不多都有十二元(其中一部分人无此数)。过去不说逢圩,即过年过节也吃不到多少肉。现在不说过年过节,每次逢圩大家都要买点肉吃了。
六鸡鸭多数自己吃,过去则多数卖出
七生活好起来,柴火少出卖
柴火本地不缺。过去挑柴火去城里卖的多,现少了百分之三十,因有许多人不需卖它了。
八衣增一倍
衣服一切算在内,平均每人每年需新制一套单衣裤。中农过去、现在无甚改变。贫农、工人则现在较过去改良了一倍,比如现在制二元衣服,过去则只能制一元。
九雇农的生活改良了
雇农全乡约二十二家,十分之六比最贫的贫农要好些了,因为分了东西。本乡地主只二家,没收了富农的(十二家)不少,从城市又分了好些来。十分之四则同于贫农。
十中农尚留在原地位
一般说来,中农生活与过去差不多。(苏维埃应该注意中农生活的改良。)
十一市价
(甲)农产:
谷——暴动前秋收后每担(九十斤)三元,暴动后一元,去年秋后一元,今春九元,今秋后三元,十一月四元七角。
花生——暴动前秋后每担(一百斤)三元,暴动后三元,去秋后三元,今秋后三元五角。
番薯一—暴动前秋后每担(一百斤)一千文,去秋后一千三百文,今秋后一千二百文。
豆子——暴动前秋后每担(一百斤)七元,去秋后十元五角,今秋后十二元。
猪——暴动前每斤六百五十文,去秋后九百文,今春七百五十文,今秋后八百六十文。
鸡——暴动前每斤七百五十文,去年九百文,今年一千二百文。
鸭——暴动前每斤五百文,去年七百文,今年七百五十文。
鸡蛋——暴动前每个二十五文,去年及今年均四十文。
鸭蛋——暴动前每个三十文,去年及今年均五十文。
柴——暴动前片柴每斤八文,去年十文,今年十二文。
木油——暴动前每斤六百文(每元五斤半),去年九百二十文(每元三斤半),今春至秋每三斤一元,十一月二斤十二两一元,因能出口。
花生油——暴动前每七斤一元,去年三斤半一元,今年十一月三斤一元。
小柑子——暴动前每二十八斤一元,去年十九斤一元,今年十五斤一元。
(乙)外货:
盐——暴动前每七斤一元,一九三一年三月每一斤一元,去年每三斤半一元,今夏每一斤大洋一元,纸洋二元,十一月每一斤十二两大洋一元,每一斤四两纸洋一元。
布——暴动前中等蓝布每尺一百五十文,去年二百五十文,今春三百文,十一月三百八十文。
洋火——暴动前每盒四十文,去年七十文,今夏一百八十文,十一月九十文。
洋油——暴动前每斤五百三十文,去年一千一百二十文,今年一千六百文。
十二群众的休息与劳动
每人每月平均约有五个整天(许多次会合计起来)的开会生活,即是他们很好的休息时间。因出外的多,乡间劳动力减少,群众的劳动强度还是同于暴动前,但劳动的意义不同了。
苏维埃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只有苏维埃用尽它的一切努力解决了群众的问题,切切实实改良了群众的生活,取得了群众对于苏维埃的信仰,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