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冈乡调查[1]
。(乡苏常驻人有优待,代表及群众团体负责人不脱离生产的无优待。)合富、秀水两乡,则由学生斗米(斗,集合之意)给老师吃,月斗两斗米。杨澄乡又是一个办法:比如某村有一小学,乡苏准许群众中推出两个人(要是五十以上不能当长夫的),去开长担(开担即挑担,开长担即经常挑担)做小生意,赚了钱供给老师伙食,其数照乡苏办事人例(乡苏每日九分,老师也九分)。乡苏则对此两人不派一切勤务,由这两人自愿承认。
教员多是“文墨不深”的。
二夜学
全乡九个:长冈三,塘背二,新溪一,泗网三。
学生平均每校约三十二人,九校共约三百。男约百分之三十,女约百分之七十。全乡十六岁至四十五岁的青年壮年共四百一十三人,大多数进了夜学,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同志”也有少数来读的。群众非常欢迎,说“夜学顶好”。
各校均分甲乙丙三班。
灯火,少数是自己带去,四人五人共一盏灯。多数就夜学设备的一盏木油灯,十多二十人共在这盏灯下读,每月每人出二个或三个铜片。
书纸笔墨自备。
教材:
甲班,读报,算术。
乙班,成年读本。
丙班,儿童读本。
每校一校长,一教员。校长可不识字,只要热心,学生没有来时,“请校长来指示”。校长也来读书。校长“老同志”多。九个夜学校长,女的占五个。教员无女子。九个夜学教员,七个是乡苏代表。都是尽义务的。
三识字班
小孩子累赘的,“更多年纪的”,家里人太少离夜学又远的,这些人编入识字班。
编制:依住所接近,少的三人、多的十人为一组,举一组长——稍识几个字的。组长多属夜学学生。
教法:随时,随地,随人数,乘凉时,喝茶时,一个人,三个人,五个人。起初,画地为字,随后各立一簿,学写起来,字从“桌椅板凳猪牛鸡鸭”写起。各人簿子,大约十天由组长收齐,送夜学老师看改,“写得多写得好”的给以口头夸奖。字,组长有不晓得写的,问夜学老师,夜学老师有不晓得的,问日学老师。
用此办法,过去不识字的,现在都识得四五十个字了,少数能识七八十个。
此办法今夏开始实行,识字班的组织则去年就有了。
识字牌:每村一块,钉在路旁屋壁。牌上绘图写字,两天三天一换,一天一换或四天五天一换间或也有的。每次,少的两个字,多的三个字,没有不绘图的。日学老师负责。此法效大。
四俱乐部
全乡俱乐部四个,每村一个。
每个俱乐部下,有“体育”、“墙报”、“晚会”等很多的委员会。
每村一个墙报,放在列宁小学。十篇文章中列小学生约占八篇,群众占两篇。
俱乐部都有新戏。
每个乡苏维埃都要学习长冈乡的文化教育工作!
卫生运动
一办法
将居民编为卫生班,按住所接近,四五家,七八家,十一二家为一班,七八家一班的多。有班长。
虽规定五天大扫除一次,实际七天一次的多,十天的也有。要督促,“不督促记不到,工夫又多”。
二工作
(一)扫除:厅堂、睡房不要放灰粪,前后水沟去掉污泥,坪场打扫光洁,公共的水沟、坪场则轮流疏扫。(二)饮食还只说到禁吃死东西。(三)衣服:要洗洁。以上各项,不做的,发动童团耻笑他,特别那些衣服不洁的。文明戏中也唱了卫生运动。
三成绩
四月起,头一次“蛮好”。随即松懈下去,五六两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