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平凡的世界(13k)
“教会存在的是需求的空白,是中间商存在的土壤。”
“什么需求?”
“是群众在私权被侵害时维权的需求、是民间借贷金融的需求、是社会保障养老育儿丧葬的需求、是遇到纠纷时需求公平正义的需求、甚至是参与进公共事务集体事务上政治的需求。”
“这个群体,是最不理解爱也最缺乏爱的群体。”
“直接取缔中间商,而不是解决需求的话,可能会出大问题。”
“这个巨大的空洞就摆在那里。”
“要消除掉群众幻想中的幸福,是要以实现现实中的幸福为前提的。”
“如果王权强盛,基层组织完善,教权就会衰弱。”
“如果王权不兴,基层组织崩溃,被忽视的角落,这些大量本地化的社会服务,就被宗教组织接管,贵族自然也会受到教会的强烈影响。”
“这是民心,也是民力。后者更加重要。”
“自古以来,从来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得民力者得天下。”
“这个民力,你可以是感化来的,也可以是②骗来忽悠来的,还可以是③逼出来的,甚至可以是④抢来的杀出来的。”
“例如罗马笑话:喂猫吃糖。”
“你对猫好让它信任你,教育它吃糖对它好,感化它吃糖,那你是”
“如果是把猫粮和糖混到一起,骗它一起吃下去,那你是②”
“如果你把糖抹猫屁股上,逼的它去舔食糖,那你是③”
“如果你把它嘴撬开,不听话的猫宰了,听话吃糖的猫留下并繁育后代,人为育种选择培养出喜欢吃糖的猫咪,那你是④”
“得民心而不得民力,相当于坐拥一千万活跃信众,却不接广告不带货不代言不变现。”
“这也是为什么理想主义者最后都会失败,人人幸福的乌托邦很难实现。”
“得民力失民心,相当于不停拉人做下线,虽然名声很臭,除了自己的心腹,没人喜欢你,但却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民心只是手段之一,民力才是最终目的。”
“但靠威逼利诱得到的民力,永远不如得又得民心又得民力。”
“在罗马,有的人利用职务之便,拿到行省总督的位置之后,用自己省内配备的军队,去抢罗马人的盟友。”
“例如著名的马克安东尼的叔叔兼岳父,盖乌斯.安东尼.希布利达。”
“他在当马其顿总督的期间,抢了罗马盟友很多次。”
“他的马其顿总督是怎么来的?是他的执政官同僚西塞罗让给他的。”
“最缺德的当属克拉苏。”
“由于罗马的管理非常混乱,克拉苏出资建立了消防,每当有火情发生的时候,他的消防队会前往失火地点,然后坐地起价,不给钱就看着房屋被烧成白地,然后克拉苏再以极低的价格把这块地皮买下,再把这块地修缮修缮,挂个高价卖出去。”
“还有一个商铺,不让验收,设备间要求更换为Ⅱ级门,实际上就是帖了一个Ⅱ级门标,一个标两千赛斯特提。”
“消防永远不会让你完全合格,总有让你改的点。这些地方真的出火灾了,就是你整改没有完成,而不是他们验收没做好。”
“因为克拉苏编写的消防规范,就不是让你能100%达到的,要不出了事怎么找你的错。”
“克拉苏卖地生涯中,其中有一个豪宅卖了三百五十万赛斯特提,买家是谁呢?西塞罗。”
“西塞罗哪来的那么多钱?这是他借的。”
“找谁借的?上面那个希布利达。”
“就是这样的罗马,在公元417年,阿拉里克率领的哥特人大军攻陷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