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铁场悟道
操作的好韧性强度兼得,操作不好,转换点把握不住就会碎碎冰。

    虽说可以加盐降低水的沸点,调整水的比热,但要求的技术和经验太高了,有着新手油,高手水的说法。

    有的选的情况下,只是打一把农具,冯道夫选油淬,还可以防止金属氧化呢,毕竟水里也有少量氧。

    穿上硬皮靴,围了件形似围裙的兽皮防护服,冯道夫做好防护工作就开始给炉子加热。

    呼!

    皮制鼓风机吹进氧气。

    等炉温升高的过程,冯道夫边用脚踩着鼓风机,边用手把萨里的长柄镰刀拆开。

    长柄放一旁,镰刀部分的表面清理干净,冯道夫观察了一下,材料是熟铁。

    “我还以为会用铸铁脱碳钢,不过熟铁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只是块炼铁工艺。

    生铁、熟铁、钢铁的区别就是在含碳量不同。

    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低于0.05%的铁叫熟铁,含碳量在0.05%~2%之间的铁称为钢。

    玩钢就是玩碳。

    千分之一的细微不同,钢材的金属性能可能就天差地别。

    冯道夫想着把长柄镰刀改进成钐刀,效率能达到小镰刀的六七倍,熟铁可以锻造延伸和淬火,生铁就不行,容易强化变碎片。

    “但生铁冶炼技术也有优点。”

    冯道夫看着敞口的矮炉,怎么看怎么嫌弃。

    要是炉子弄个五六米或者七八米高,一天就可以生产出一两吨的生铁,产量优势很明显,效率也比较高,炉渣里的残留铁大约是3%~6%,相比之下块炼铁法的炉渣里边含铁量高达70%~80%。

    世界冶金史有写,块炼铁适合直接常用的熟铁,省燃料,门槛低省钱,适合铁匠铺这种几个人进行的小规模操作。

    生铁冶炼技术产量高,但需要十几个人才能操作好一个炉子,再加上给冶炼加工配套等等的人力,一个炉子的运转需要几十个人,人力物力消耗也是比较大的,更适合于大型工业化、产业化生产。

    冯道夫可没这么多人,只能先凑合。

    反正这里都是优质铁矿,品质高杂质少。

    原材料好,工具差一点问题也不大。

    铁矿品位超过50%,原始黏土炉都能整块炼铁。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铁矿石品质高,其实更有利于高炉技术,能降低高炉焦比和提高产量,平均来说品位提高1%,焦比降低2%,产量提高3%。

    冯道夫强行止住折腾的念头,等炉温差不多,把镰刀放进去加热。

    眼睛盯着镰刀表面颜色变化,嘴里念叨着知识点:“选材、切割、锻打、塑型、开刃、淬火、退火、打磨、初锻温度、终锻温度......”

    “低碳钢的始锻温度是......这特么就不是钢!”

    冯道夫不太懂熟铁,决定拿低碳钢做参考。

    低碳钢的始锻温度一般为1100℃~1200℃

    这种中世纪炼铁炉温度撑死了也不可能超过1300℃,倒是不用太担心超温。

    “勉强凑出来的优点。”

    “以后有时间,一定要重新设计一下风道。”

    中世纪炉子温度上不去,核心原因就有入风口只有1个,只搭配1~2个鼓风囊,氧气不够的缘故。

    老家那边早就在秦朝就升级到了四个鼓风囊,不但可以使炉子里的氧气更均匀,燃烧更充分,而且也可以提高温度。

    更新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让这矮炉开发出两个道,能四线程鼓风,变成黑黑白黑黑,然后就是建设蓄热室。

    现在炉温顶多在1200℃,勉强够用,打个剑是绰绰有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打铁开始骑砍欧陆简介 >从打铁开始骑砍欧陆目录 > 第四章 铁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