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中医为什么是慢郎中【二合一】
是能管全国人民的寿命长短,那它就不是医学了,而是神学!

    因为这就是在抢阎王的活!

    正因为有这个历史背景,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医生最高级别的代表是能混就行,就是能吊皇族的命,而非治皇族的病,有了这个标杆,那风向自然就会朝这边倾斜,是故,除了一些坚守医道的民间中医,官方层面已经开始迎合上意摆烂了。

    那什么学派能让人的病慢慢好呢?

    温病派啊,如此,岂不正好!?

    自上而下的风气一旦形成,温病派焉能不壮大?

    只不过后来满清地位稳固了,官方层面的御医才逐渐有了一些真正的经方大家。

    比如黄元御,他就是乾隆的御医。

    还有吴谦、任锡庚、刘裕铎等等,都是经方派大家。

    后世所学经典《医宗金鉴》就是吴谦与刘裕铎这两位大佬领导编撰的。

    近代以来,满清富的流油,却怂的要死,惹得一众强盗分外眼红,却又没有东西能卖到这边,故而开始用鸦片敲开咱们的国门,战胜后更是让满清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然后美其名曰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

    放屁!

    你抢了我,还说是我的问题?

    落后就要挨打,这不是在美化强盗行为?

    对,它不止在美化,还要把这种思想根植在每一个华夏人心中。

    所以,那签署的一系列条约里,就有一条允许战胜国在华夏传教。

    华夏三百多家西医院的前身,便是西方传教士修建的教堂。

    不可否认这些医院为华夏的医疗卫生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西医之所以能发展状大,与这些历史背景也有着深刻的联系。

    很多人说,中医要是有效,那为什么发展的却比西医落后。

    废话,民国时期,余云等人提出《废止中医法案》,得到了上面的同意,金陵四大名医联合诸多中医联名上书,阻止该法案生效,还提出愿意与西医同台竞技,看看谁更强。

    最后是中医胜了,还是大胜,但结果是什么?

    中医可以行医,但不能办学,并且你还要证明你是科学的,不是封建糟粕,学术中不能带封建迷信思想。

    你能接受?

    你不得不接受!!

    是故,中医赢了,就只是拥有一个苟活下去的机会,可笑吗?

    但这就是历史!

    可以说在那段惨痛的历史中,人们为了觉醒,改变华夏民族的命运,打碎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中医自然也无法幸免。

    这没有对错,有的只是惋惜。

    不过中医能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中苟延残喘到今日,便足以证明它并非一文不值。

    倘若当真是毫无疗效,百余年前就彻底消亡了。

    哪能轮到现在还可以在网上分出个中医粉、中医黑来。

    当然,中医能在苦难中解脱出来,还要得益于一个人,是他掀起了赤脚医生的热潮,也是他让中医的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那段时期,中医的规模足足有五十万之众,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一些山沟沟里,都还保留着这些人的传承。

    陆九的曾祖就是赤脚医生的其中一份子!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资源开始集中化、规范化、现代化之后,特别是执业医师证的出现,使得中医的规模开始大幅度锐减,据说当时短短十年的功夫,就让二三十万中医彻底无法行医了。

    无他,很多中医本身学的是医古文,但是执业医师证的考试,却考的是简体字,再者,有些学中医的人压根就不识字,学医时都是口口相传,会说不会写,更不会认。

    而且很多疾病对中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能对话五脏简介 >我能对话五脏目录 > 第三十五章 中医为什么是慢郎中【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