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贵与贱
   不过相比于西北其余庄稼二三石的亩产来说,已是天量。

    各处喜气洋洋。

    各处还冒出了帮忙挖土豆的小工,偷偷在衣服里藏土豆种子的事。本来揪着要打一顿的,结果做活的小工哭哭啼啼说着羡慕的话,说是自家地薄,收的庄稼交了税,都不够一家人吃的。才跑到当小工。

    众人听了又恨不起来。这只怕是最让人下不去手去打骂的小偷了。

    赵广渊听说后,便命人到各村收土豆,除了各家留足种子之外,都回购了回来。

    很快收上来的土豆便由公交马车送到各处驿站,再由驿站送到各城去售卖,西北各地百姓,可凭户册地契进行购买,一斤种子十文。

    “十文会不会太贵了?”

    一亩地需二百到三百斤土豆种,一斤十文,那就是一亩地得花二两到三两买种子的钱。林照夏有些担忧百姓拿不出买种子的钱。

    赵广渊歪头咬住林照夏递到手边的西瓜,“还有西瓜?地里的西瓜不是收完了?”

    “你体质怕热,我让人在地窖存了一些。”

    想到夏天他火炉一样的身子,林照夏就有些嫌弃。挨着她,就像身边挨了一颗火球,想推开他,他还不肯,非要腻着她。

    赵广渊看她一眼,也是想到此,笑了笑。这里不像华国,那边有空调。这边屋里虽摆了冰盆,但持续时间不够,夜里自己挨着她,她总是躲得远远。

    “笑什么,问你呢,这价格方元帅他们都同意?”

    赵广渊点头,“大伙一起商议出来的。”

    今年各军田收的土豆较多,至今兵部也未拨下西北军粮晌,各卫营还打算靠着这一波卖土豆,攒出些军费来。

    至于百姓那边,“一亩收十三石,一亩地便能卖银十三两。哪怕到钱庄借银都会买。”

    这笔买卖,哪怕是不识数的农人也是会算的。

    “这是第一茬,各处关注的人多,不只西北百姓盯着,大齐商贾也盯着,互市那边西域各国的商人在采收的时候就派人盯着了。卖的便宜了,倒给别人做了嫁衣。”

    “所以你卖了两种价格?”

    赵广渊点头。西北百姓凭户册地契一斤十文,而商人及外地百姓,一斤则卖十五文。

    “你这样做,只怕要吸引更多外地百姓迁户到西北来。就不怕各地官府上书弹骇你?”

    “我岂会怕。留不住百姓,那是他们无能。”

    林照夏的猜测是对的,此番因土豆一事,西北百姓光种土豆就发了家,引得无数人眼红。外地来寻活的百姓,已是起意迁户西北。

    没有哪一个人喜欢背井离乡,百姓们更是喜欢安稳。但西北能吃饱饭,又有越王大军保护百姓,生活富足,安稳,是百姓毕生所望。

    不只种土豆的百姓富了起来,各卫营更是凭着这一波卖土豆,库房里的银箱堆得越发的多了起来。

    按正军一员授田十二亩算,卫营五千兵,至少要囤田六十顷。今年地里一半种棉一半种地豆,地豆亩产十四石,除留足种子,及吃掉一些之外,各卫营至少卖土豆得银能有三四万两。

    能支应三四个月的军需开支。

    “要知道土豆能如此高产,能卖这么多银子,当初全部军田种植土豆,岂不能自给自足了?”

    各指挥使给越王上的信件中,无不可惜种得少了。

    但赵广渊笑而不回。地里种的棉花还没收呢。

    怎知棉花不能卖上高价。

    收了土豆后,各处又盯了军田里的棉花,看得比眼珠子还精心。

    收了土豆后,各处除了盯着棉花田,还盯着越王府。

    而越王府似乎脚步慢了下来。越王带着世子天天跑函谷关练兵,见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风起时空门简介 >风起时空门目录 > 第二百七十章 贵与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