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民情与名望
府书房,赵广渊在翻看各处书信。林照夏在一旁翻看账本。
林照夏不时叉起盘子里的小块西瓜喂到赵广渊嘴里,赵广渊也没看,歪头准确地接住,吃得津津有味。
“石头地的西瓜好还是陵瓜好吃?”
赵广渊顿住,细想了想,“陵瓜好吃。陵瓜果肉更细腻一些。但甜度……两者差不多。”
林照夏笑了起来,点头认同他说的话。“蒋夫人她们也说陵瓜更细腻,但说起甜度,德阳却说石头地的瓜更甜。”
“估计是这边白天更热,所以德阳觉得瓜更甜些。”估计是西北处处不如京城,更觉得这西瓜珍贵。
林照夏点头,“这边日照时间更长,瓜就显得甜一些。”
说完又笑了起来,“今早邬县令夫人来,带了好些礼物,特特感谢你提携邬县令,说家里多了这些瓜地,进项比哪一年都多。还给我送了一匣子西域的宝石,我说不要,她还以为我看不上。”
“你一个王妃,什么礼收不得。”
赵广渊不以为然。再说,不过是一匣子西域宝石,估计也是别人送邬康安的。比之他跟着自己买的那几顷瓜地,不算什么。
“无功不受,一匣子宝石呢。”林照夏还是不习惯收别人的厚礼,觉得心里有负担。
又说起邬夫人跟她说的玩笑话,“说是邬县令原本苦于地多卖不出去,现在又觉得地太少不够卖,说每天都有人找邬县令买地。听说军中很多将领也跑去找他买地。”
赵广渊点头,这事他已经知晓。
孟彦等人去买地的事他也听说了。现在几乎军中所有的将领都跟着买地了,就是方胜也让家人买了不少。
“等地里的棉花和土豆收了,也有足够的种子分给大家,到时西北的地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大片大片的荒芜了。”
“那各地县衙光卖地就能收不少钱。怕是今年的税赋都能收不少。京城只怕不会无动于衷。”
若这些税赋并互市的关税商税超过养兵的银子,京城一定会有动作。
“倒也无妨,我本未打算扣着这些税银。”到时朝廷给军中发了粮晌,亦会重提封赏军功一事。
林照夏翻着账本,“咱们的银子还能支应。”不想他因银子要跟京中妥协。
“我知道。”但朝中不会放任这种情况持续太久,不然朝廷的兵,真成了他越王府的私兵了。太子也不会干看着。
先生说莫妄动,让太子先动。他深以为然。只是如何才能让太子动呢?
第一茬西瓜并没有多少,都给富户和商贾们瓜分了,街市上极少看到有卖。等第二茬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街市上也有卖瓜的了。
自开春,西北因互市的兴起,至商业异常繁荣,各地来西北开铺开作坊的络绎不绝。因西域诸国喜欢大齐的瓷器,窑口都开了十几处。各地又在越王的倡导下,起了囤田热,到处都缺人开荒种地。
活计不缺,工钱就不缺。腰包鼓了,百姓们也愿意花些钱吃一牙这精贵的西瓜了。
大热天的,解暑最好的就是这西瓜了。什么酸梅汤,绿豆饮都不如这西瓜。那是吃一牙想一牙。
街市上卖西瓜的摊子,卖得异常红火。
每天慕名而来的比比皆是。
尝到了卖瓜的甜头,西北军兴起了买地种地的热潮。
加上之前买瓜地又不细心照顾肠子都悔青了的那群商贾,西北各处买地热情高涨,也至越发多的人来此地寻活计。
赵广渊不仅用西戎赔偿的马匹和牛,还有军中退下的老马在各城池之间拉人拉货,还在各城之间建起数十个驿站和脚店,明面上是供来往客商歇脚,但暗地里,却做收集信息和发布消息之用。
各地有什么政令,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