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谁是最佳人选
    如一滴水掉进油锅,西北来的战报,在京城很快就炸了起来。

    大齐已经十数年对内对外无战争了。九边虽时常有外敌滋扰,但那都是小规模的战斗,都不会往至正帝龙案上递奏折的那种战争。

    九边的将帅只把那些小规模战争当做练兵。

    大齐立国已近三百年,对周边小国来说,大齐属实是个惹不起的大国,少有不要命地跑来挑衅的。

    但这回不同了。

    关外异族因去岁受灾,一年了都没缓过来,缺衣少食的,便在函谷关囤集兵力四十万,想入关来抢了。

    对方兵力多,守将方胜闭关未战,亲自上了奏疏,八百里加急,请求支援。

    收到战报之后的次日朝会,集英殿中再次挤满了王公和文武大臣。

    至正帝肃着脸,一言不发。殿中众人也是大气不敢喘。

    怎会料到太平了这么多年,竟再起战事呢。

    囤兵四十万!竟比函谷关还多了十万兵力!函谷关一旦被击破,大齐西北国门失守,关外铁骑冲杀进来,一马平川会直逼京城。

    后果不堪设想。

    见众臣不说话,至正帝问道:“西北来的战报,想必你们都知道了,便都说一说吧,如何应对。”

    殿中嗡声四起。

    “方胜还是太年轻了。若是吕……还在,怎会千里迢迢派人进京求救。送进京的只有捷报。”

    有大臣开始怀念起当年数代人镇守函谷关的吕家来。

    有大臣点头附和,“方胜还是缺少经验。”

    户部尚书刘启和晋王默不吭声。若真算起来,方胜还是刘氏族眷,几年前函谷关换将,还是他们力荐方胜担任函谷关守将的。

    太子想了想,觉得身为储君,这会有必要刷一刷存在感,“父皇,函谷关兵力不足,不若从别处调集兵力支援。”

    “从何处调集?”

    呃?太子思索起来……

    当年方胜把关度换掉,而关度是在吕国公出事之后的接任人选,后来被调至雁门关。那关度是他的人。若关度领兵击退敌人,将再无人质疑和动摇他储君的地位。

    “可调雁门关兵力。”

    赵广渊扭头看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太子还是那样,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调雁门关兵力?

    众臣和至正帝思索起来,秦王不同意,“雁门关离函谷关甚远,怕是支应不及。可从邻近的大散关和陇关调拨兵力。”

    “不可!”太子不同意了。

    “此次西戎和蕃厥合作,各囤兵二十万在函谷关外,怎知他们不会派兵再从大散关和陇关寻求突破?”

    太子看向秦王,“若他们分兵另两关,另两关尚且自顾不瑕,如何再支援函谷关?”

    众臣一愣,是哦,只说函谷关外西戎和蕃厥囤兵四十万,万一他们还联手了别人,分兵他处呢?

    万一大散关和陇关派兵支援,敌人趁那两关兵力空虚,声东声西,一举突破呢?

    楚王看不得太子把他三哥问住,跳起来反驳,“西戎和蕃厥能集结四十万兵力,已属不易,怕是倾了全部。还分兵各处?若真有那么多兵力,集中至函谷关外,一举攻破不是更好?”

    太子很看不上他那副有勇无谋的样子,“西戎或蕃厥,他们要囤集这么多兵力是不容易,如今这四十万还是两国联手了,但你只知他两国联手,怎知他们未再多联手几家?”

    还多联手几家,当打仗是开玩笑过家家呢!

    楚王想反驳太子,但被秦王看来一眼,便只好把话吞了回去。

    但一细想,往年,要么西戎要么蕃厥,两国单打独斗,你这个月滋扰,换我就下个月,这回怎么联手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风起时空门简介 >风起时空门目录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谁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