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谢鲲 见鬼的勇气
戴渊因为不愿意做他给的官都被杀了。周顗是谢鲲一个真正臭味相投的好朋友:他们都喜欢脱了衣服喝酒,想到什么说什么,有赤子之心。王敦杀周顗的时候谢鲲不知道,知道之后悲恸万分,像是自己死了一回,对王敦也痛恨至极。

    不过,就算他知道,也没有任何办法。谢鲲在痛恨之余,只能更深彻地认识到那个书生的困境——名声和个性都是他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但它们只给他带来了灾祸,却没有能够救得了他的朋友。在这个世间风云变幻的时候,谢鲲自身难保,却开始了对整个人生的反思。也正是这时候的风云变幻,让谢鲲的反思显得鹤立鸡群。

    王敦在南京,百官噤声。没人敢说他的不好,更别说劝诫。连皇帝都只能指望他撒完了野赶紧回他的荆州去,别把他这个皇帝罢免了就谢天谢地了。因为大家都明白,王敦要保持强悍的军事优势,他就不会让出荆州。不让出荆州,他迟早就得回去——因为他没有心腹去替他镇守。南京,迟早是要还出来的。因而王敦在南京不讲礼数,甚至不朝见皇帝,所有的人也就都睁只眼闭只眼。

    只有谢鲲站出来了。他撩妹的勇气这时候让他犯颜直谏。他对王敦说:你还是去朝拜一下皇帝,这样才和你的不世功勋相称。要不然,人家要说你的坏话。你要是去,我陪你。

    王敦不愿意,他不傻,知道自己一进宫一定被捉起来。和战乱时代的所有将领一样,王敦不愿意离开自己的部队。连谢鲲主动提出来做保镖也不予考虑。不仅如此,王敦还放了一句狠话,“我就算杀了你们这几百个名人,我也照样是王敦,谁敢说我的坏话?”

    这个故事很快传了出去。大家对这个曾经的“洛阳坏小子”的观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称赞他的勇气,还为他感到担心。但是很快,大家的担心就变成了劫后余生的庆贺:王敦回武昌去了,并且带走了谢鲲。

    四十出头的谢鲲因为不讨王敦喜欢而终于有机会去做他的豫章内史。玩世不恭的少年忽然转向,开始走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路子——他勤于政务,清正廉洁,百姓爱戴。只是谢鲲的转变并没有带来一个大家所期盼的“大团圆结局”:没有多久,谢鲲就死在了官任上。

    有意思的是,谢鲲死在湖北,墓却在好几年之后移葬南京。现在南京的六朝博物馆还可以看见谢鲲的墓志铭。史书上说,王导觉得这样一个风流人物葬在满是蛮夷的荆楚可惜了,于是力主移葬。但我倒是以为,王导也许和谢鲲心意相通,南京,是一个对谢鲲太重要的地方。那次南京之行是他的脱胎换骨:他开始承担责任,开始自我约束。那些从前与轻浮相伴的勇气终于洗去浮华,变成一柄明亮而锋利的剑,去披荆斩棘,去做对的事情。谢鲲的成熟来得虽然有些晚,但却很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简介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目录 > 谢鲲 见鬼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