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感恩土地,赞美家乡
土地庙,就是要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珍惜脚下的土地吧,尊重土地,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珍惜土地,就是珍重我们的未来。
让王小峰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些思想、观点,正是各级政府要广泛宣传的,要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和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由人民政府、国家干部出面宣传,人民群众很快就理解接受了。于是王小峰出资援建的柳树林村土地庙不久就破土动工了。
一年后,芸姐、王小峰援建的柳树林村土地庙建设完工,举行开光典礼,邀请柳树林村和附近各村村民、村干部、乡镇干部,以及县文教局、佛教协会代表参加。我和孙建军也受邀参加。
重建的柳树林村土地庙是一座四角翘起的宫殿式建筑。殿中对门高高安放的是土地爷高大、慈祥的描金坐像;坐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本地生产的五谷杂粮和各种水果;供桌前面是大香炉和蒲团垫,供香客烧香、膜拜、祈祷。左右两边的墙壁上,描画的是土地爷为民造福的各种神话故事。
庙门前的广场上,黑压压坐着附近村庄的近两千人。典礼开始,主持人高声宣布,首先热烈欢迎柳树林村土地庙援建人、风云洗衣机厂董事长王小峰先生讲话。
王小峰整了整衣装,大步走向台前。他首先向土地爷塑像三鞠躬,再转身向场上群众三鞠躬致谢,然后发表讲话。
王小峰说:九州大地,东西南北,万里河山,千村万落,从古至今,到处都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这到底为了什么?单单是封建迷信思想吗?绝对不是。这只能说明一个原因,一个道理:土地至珍至贵,至重至要,无与伦比。世上千生万物,无论皇帝显贵,黎民百姓,还是飞鸟走兽,花草虫鱼,都必须赖以为生,谁也离它不了。
七年级地理课本上是这样描述土地的重要的:“土地是山川之根,万物之本,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是一切财富之源,世界上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的,所以,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实在是千真万确,至理名言!
还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写土地的伟大,讴歌土地精神的。他写的真好。在这里我不妨读给大家听听,让大家认真体会体会,理解理解。于是他高声朗诵起来:
我们天天在土地上行走,
天天与土地为伴。
可我们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
无视它的强大。
不是么?
无论我们从事怎样的职业,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
我们总是离不开土地。
清晨,踏出家门,
我们行走在或是乡村的崎岖山路上,
或是疾驰在城镇平坦的马路上,
即便我们身处高楼大厦,
这高楼大厦的地基,
不也建造在坚实的土地之上吗?
即便我们乘坐飞机遨游晴空,
那也是短暂的旅行,
最终也要飞落大地。
入夜,我们如飞鸟归巢,
回到自己或是平房、或是楼房的家。
吃过晚饭,看过电视,
我们或早或迟地上床入睡。
是坚实的土地,把床铺支撑,
让我们安然入眠。
像地里生长的庄稼、树木一样,
我们是土地上行走的生灵。
敬仰土地——
土地,
平实的土地,朴素的土地。
平实的让人忽视,
朴素的让人无从记起。
然而,
谁人能意识到土地的强大,
土地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