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节
识的医生,就那时掉了两滴泪。我们这一片都认识她的,很好一小姑娘,高考完就过来啦,不多见的,闷头干活。”

    米和的手指几乎要挨上她赤红的疤痕,最后停在一厘间,没了触摸的勇气。

    2012年她以特等学金的成绩毕业于公安大,同年考取张瑾澜的刑事侦查方向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张瑾澜告知老殷,她对41号特大灭门案的疯狂执念属于变异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米和对这概念很模糊,专门上网搜寻:这是特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件,比已处理完成事件的印象更加深刻。

    米和这样解读,因为她童年目睹且参与了桑家最后的死亡时刻并向警方提供了线索,那么她在潜意识里自动将自己划分为参与者,但案件99年至今仍未侦破,情感,真相皆如鲠在喉。

    十几年情绪的积压放大造成她如今无法改变的行为弊端:过分强迫,偏执,经手的所有事件必须一气呵成,必要时甚至将其他人与事置之度外。

    同时因过早对善恶产生质疑,她成年后越过了道德层面,对善恶价值体系有独立的认知。

    她成为两个极端的共生体:

    性格中的暗黑成分和作为一名警察骨子里的善良,及对真相的偏执高度交织在一起。

    既有应对复杂事件的冷静与凶狠,也有封存于内心深处未泯的孩子气。

    米和缩回手,将掉落的黑皮书翻到124页。

    而后探身将毯子披盖住殷天,两人离得近。

    殷天热忱的呼吸喷洒在他前额,米和幽微一笑。

    替她掖好被角,一抬头就对上那双寒凉的眼睛。

    “你也失眠?”殷天哑声。

    她没躲,保持着呼吸共生的距离。

    倒是米和先臊了,直起身板,“倒时差。”他摸了摸鼻头,递出杯子,“要么,助眠。”

    殷天以为是牛奶,“有屁用,得吃药。”她顿了片刻,觉得这样回话不好,显得没教养,忙装模作样咳嗽一声,“我牛奶不耐受。”

    米和笑着收回,露着一排白灿灿的上牙,一口气喝完。

    殷天注意到那杯子是统一的公司马克杯:长阳律师事务所。

    双瞳一眯,她撑起身子,毯子溜溜往下跑,被米和一把捞住。

    “长阳在大东边,你住大西边,不嫌远?”

    米和隔着栏杆,将摊在124页的黑皮书放在她腿上,“东边闹,西边静,我喜静。”

    “南边、北边也静。”殷天不动声色的咄咄

    重书一压,她的注意力转向膝间,待看清图文,骤然僵持不动——

    那是一根长形梭针的样图。

    针长六寸,采金属打制且尖锐,是欧洲19世纪女性流行的帽针。

    殷天窒息般盯着黑皮书,蓦地弹跳而起,撒腿往屋里冲。

    米和依旧保持着先前的姿势,脚底生根,一动不动。

    声控灯亮了灭,灭了亮。

    打得他面庞明明暗暗。

    作者有话说:

    参赛了。

    写《黑皮书》的初衷,是想正经八百塑造出一批与邪恶抗衡,奋斗在一线的真实的人民英雄。

    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罪案不仅能展现侦查过程的艰险繁杂,法律人情的步步惊心,也着重描墨于刑警与罪犯在逻辑、心智和定力上的角逐。

    希望给大家带来触动与振奋。

    欢迎收藏,欢迎浇死我。

    第19章

    她以为她撞了只狗

    闷雷在天上滚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在下半夜喷涌而出,风潇雨晦。

    凌晨三点半,42号联排二层亮着一豆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黑皮书[刑侦]简介 >黑皮书[刑侦]目录 >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