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章 流逝的时间
    宇宙中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出现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在操作完山杉惠子事件后,李杨转头和汪淼一起开始了他二次冬眠前的最后一个项目,在上次冬眠前提出的的人类体质增强计划中的外部机械辅助装备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可驾驶的太空装甲。

    太空装甲上配备喷射装置可支持单个驾驶员在宇宙中飞行,飞行速度最低要达到5-10马赫,同时武器方面以粒子束武器为主,不再采用常规火药武器。

    这个计划同样被PDC认可,在李杨的推荐下再次由汪淼为主导,汪淼主导的太空电梯项目目前已经完善,只需按需求建造即可。

    至于在基因方面提高人类身体素质,这项计划暂时基本无法实现,最终人类生物学家宣告项目失败,所以之后人类只能选择通过机械辅助方法提升人类的生存能力。

    随后,李杨告诉汪淼替他做一把手枪以及发射的弹药,至于需要的原因,李杨并没有告诉他,只是让他交给他的后人,在未来李杨苏醒的时候去取。(没错,李杨要在未来干掉圣母,未来为了不暴露自己,以及能够更隐蔽,李杨选择了让汪淼给他私底下做把枪。)

    等一切准备完毕,李杨再次踏上冬眠的道路。

    ……

    在水星核试验的同一年,常伟思退役了。最后一次在媒体上露面时,他坦率地承认,自己对战争的胜利没有信心,但这并不影响历史对太空军首任司令员工作的高度评价。这种多年处于忧虑状态下的繁重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在六十八岁时去世,将军在弥留之际仍然十分清醒,并多次念叨章北海的名字。

    吴岳度过了苦闷迷茫的余生,他曾经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参加人类纪念工程,但也并未从中找到精神安慰,在七十七岁时孤独地逝去。同常伟思一样,他在最后的时刻也叨念着章北海的名字,这个正在冬眠中跨越时间的坚强战士,寄托了他们对未来共同的希冀。

    曾连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的萨伊,在离任后发起了人类纪念工程,目的是全面收集人类文明的资料和纪念实物,最后用无人飞船发向宇宙。

    这个工程最具影响力的是一个名为“人类日记”的活动,为此建立了许多网站,让尽可能多的人把自己有生之年每天的日常生活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下来,作为文明资料的一部分。

    人类日记网站的用户一度达到二十亿之多,成为互联网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信息体。后来,行星防御理事会认为人类纪念工程可能助长失败主义情绪,通过决议制止了它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把它等同于逃亡主义。

    但萨伊一直在为这项事业做着个人的努力,直到八十四岁逝世。

    伽尔宁和坎特退休后,都做出了同一个选择:到面壁者罗辑曾经生活过五年的那个北欧伊甸园去隐居,他们再也没有在外界露过面,人们甚至连他们去世的确切日期都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很长寿,据说这两个人都活过一百岁无疾而终。

    艾伯特·林格博士和斐兹罗将军都活到了八十多岁,看到了镜片直径达百米的哈勃三号太空望远镜与李杨的侦测系统组网成功的建成,并通过它看到了三体行星。

    但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三体舰队和已经飞在前面的探测器,他们没能等到它们穿过第三块“雪地”。

    普通人的人生也在一样延续和终结着。北之星的三个老邻居中,苗福全是最先辞世的,享年七十五岁,他真的让儿子把自己葬到一个深达二百多米的废矿井中,儿子照他的遗嘱炸塌了井壁,同时在地面上立了个墓碑以供凭吊。

    按照父亲的遗嘱,末日之战前的那一代后人一定要把墓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不一样的三体简介 >不一样的三体目录 > 第八十章 流逝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