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东西,糟蹋得太廉价了。
他微微一顿,视线重新锁定沈微,那深邃的眼底深处,仿佛有冰层裂开,透出一丝对猎物的、纯粹的、强烈的兴趣:
我陆凛,他清晰地吐出自己的名字,带着一种宣告般的重量,代表凛冬资本,正式向星辉科技提出战略注资意向。
他向前逼近一步,强大的气场几乎形成实质的压迫。
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缩短,沈微甚至能闻到他身上传来的、极其清冽又带着一丝危险气息的雪松冷香。
陆凛微微俯身,靠近沈微的耳边,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的音量,低沉而笃定地说:
沈小姐,我看重的,从来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报表和故事。他的气息拂过沈微的耳廓,带着一丝冰凉的痒意,我押注的,是你这个人。
**第六章:实验室的博弈**
未来视界博览会的喧嚣如同一场华丽的幻梦,最终在夜幕降临时归于沉寂。
但星辉科技的名字,连同那场震撼人心的全息演示和随之而来的戏剧性冲突(周铭的当众失态与陆凛的强势介入),早已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核弹,冲击波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科技圈和资本圈。
星辉科技的临时总部——那栋位于旧工业区的巨大厂房,仿佛一夜之间从被遗忘的角落跃升为风暴的中心。
曾经门可罗雀的锈迹铁门外,如今车水马龙。
价值不菲的豪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入这片破败的区域,西装革履的投资人、嗅觉敏锐的媒体记者、寻求合作的行业巨头代表……形形色色的人怀揣着不同的目的,试图叩开那扇厚重的铁门。
厂房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如同永不停歇的交响乐。
传真机吐出的纸张堆成了小山,邮箱被塞爆,服务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访问压力。
临时组建起来的小团队忙得脚不沾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充满了背水一战后的亢奋。
沈微成了绝对的核心。
她像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海量的信息,筛选着如雪片般飞来的投资意向书,与核心团队进行着高强度的技术论证和商业推演。
陆凛的凛冬资本,无疑是所有橄榄枝中最粗壮、也最危险的那一枝。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巨大的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资本结构图和估值模型投影。
沈微坐在长桌一端,对面是陆凛带来的、同样气场强大的精英团队。
空气中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
……陆总,贵方提出的估值模型,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爆发性增长的乐观预期。沈微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指尖轻轻点着桌面上的一份文件,但忽略了‘星尘’技术本身的迭代成本和潜在的政策合规风险。这个对赌条款,她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直视坐在对面的陆凛,无异于将星辉未来的咽喉交到资本手中。我无法接受。
陆凛靠在高背椅中,姿态看似放松,但那双深邃的墨瞳却如同精准的雷达,牢牢锁定着沈微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动作。
他听完沈微的反驳,薄唇勾起一个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带着一丝欣赏,但更多的是棋逢对手的兴味。
他没有直接回应沈微的质疑,反而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沈小姐的顾虑很专业。他微微前倾,手肘支在桌面上,双手交叉,形成一个极具压迫感的姿态,不过,在深入讨论这些枯燥的数字之前,我想先确认一个更核心的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沈微脸上:
‘星尘’的核心壁垒——量子态信息映射的瞬时稳定性,以及大规模动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