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重阳糕的甜香,像一只暖烘烘、毛茸茸的小手,从灶房敞开的门缝里溜出来,蛮不讲理地挠着我的鼻子尖。我蹲在门槛外头,背靠着被日头晒得暖洋洋的木头柱子,眼睛却像被灶房里那团白蒙蒙的雾气粘住了,怎么也挪不开。娘亲的身影在雾气里晃着,像一幅洇了水的水墨画。她那双巧手,沾满了白扑扑的面粉,正把蒸笼里那些胖乎乎、冒着热气的糕团一个个小心地请出来。那糕,软糯糯、颤巍巍的,蒸透了,黄澄澄的,顶上还嵌着几颗红得发亮的枣子,像是裹了一层蜜糖做的衣裳,甜香一股一股地往我鼻子里钻,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使劲儿地闹腾。

    娘——我拖长了调子,声音黏黏糊糊的,像刚出锅的糯米糕,饿啦!童童饿啦!我眼巴巴地瞅着,口水偷偷咽了好几下。

    娘亲转过身,那张总是带着点愁绪的脸,今日被灶火映得格外柔和,眼角细细的纹路都舒展开了。她嗔怪地看了我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向上弯起:馋猫!急什么先敬了祖宗,少不了你的。她用沾着面粉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我的额头,留下一个白白的印子。那指尖带着点面粉的凉意,又有点灶火的余温。

    我摸着额头,嘿嘿地傻笑。敬祖宗那供桌上的点心,最后不都进了我的肚子这个秘密,我可谁也没告诉。我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是枣多的那块好呢,还是豆沙馅更足的那块更香

    村子里的声音,隔着院墙,热热闹闹地涌了进来。王婶那又尖又亮的嗓子,像是在跟谁吵架,其实准是在跟李二叔说笑。村东头老张家那头倔驴,又开始昂昂地叫唤,叫得人心烦。还有狗吠,小孩的嬉闹,男人们粗声大气的招呼……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嗡嗡地响,像夏天午后恼人的蝉鸣。可今天不一样,今天是重阳,是登高、喝酒、佩茱萸的日子,连这些嘈杂声里都透着一股子懒洋洋的、让人想打盹的欢喜。

    听说了没老佛爷和万岁爷……都没了!

    墙外头,不知是谁压低了嗓子,那声音像被风吹得断断续续的枯叶子,飘进我的耳朵,天要塌了哇!

    嘘!作死啊!小声点!另一个更苍老的声音慌忙打断,带着惊惧的颤抖,管他谁坐龙庭,咱老百姓,有口饭吃,有块糕尝,就是太平年景!今儿重阳,莫谈国事!

    是喽是喽!今朝有糕今朝饱!

    头一个声音立刻附和,声调扬了上去,像是要甩掉刚才的晦气,喝酒!喝酒去!

    那些模糊不清、带着点惊惶的议论声渐渐被吆喝喝酒的喧闹盖过去了。我听得懵懵懂懂,老佛爷万岁爷没了天怎么会塌呢我抬头看看天,蓝汪汪的,高得很,几片云慢悠悠地飘着,稳稳当当。我心里那点疑惑,很快就被灶房里更浓的甜香冲散了。塌就塌吧,反正有娘亲的糕在呢。

    娘亲把最后一块糕稳稳地放在大竹匾里,转过身,撩起围裙擦了擦手。她走到我面前,蹲下身。我这才发现,娘亲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她的眼睛,平日里总是盛着点化不开的疲惫,此刻却亮晶晶的,像是藏了两颗小小的星星在里面,正对着我温柔地闪烁。她伸出手,没有像往常那样先摸摸我的头,而是探进了她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襟里,摸索着。

    童童,她的声音轻轻的,像怕惊扰了什么,又带着一种奇异的郑重,来,娘给你个好东西,压压惊。

    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好东西比重阳糕还好吗

    娘亲的手从衣襟里抽出来,掌心摊开。那是一只银镯子。样式很古旧了,圈口小小的,上面刻着些弯弯曲曲的花纹,被摩挲得有些发乌,却依旧闪着温润的、不刺眼的光。最特别的是,镯子上面,紧紧地缠裹着半块红布。那红布颜色很深,像是浸透了什么,又像是被岁月磨旧了,边角都起了毛。红布上,用黄色的线,绣着一个古怪的图案——像是个歪歪扭扭的十字,四个尖角又都拐了个弯,钩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色重阳糕简介 >血色重阳糕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