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南郑
相对少些,四肢却很多,这些小斑点已经蔓延到了脖子,看样子很快就会冲上面部,那情景看起来十分令人骇异。

    医者一看,一时间大惊失色,“腾”地站起身来,挥舞双手大声叫牢房里的人都退出屋子去。守卫们见到医者的神态异常,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一个个惊慌地跑出门去,医者最后一个离开牢房。

    “病人情况怎么样?”

    在门外守候很久的典狱长急切地问道,医者擦了擦汗,结结巴巴地回答:“大人,适才小的替此人把脉,所得竟是一麻促脉。脉如麻子之纷乱,细微至甚,主卫枯营血独涩,属危重之候。此人苔燥黄剥脱,面色无华,四肢枯槁,更兼身受牢狱之苦,饮食不调,刑具加身……”

    “究竟是什么病?”典狱长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喝道。

    “是虏疮……”

    牢房内外一瞬间被冻结。典狱长和守卫们下意识地都后退了几步,仿佛对这个名字无比畏惧。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虏疮”是一种几天内可以毁灭一个村庄的可怕疾病,很少有人能在它的侵袭下幸存。两百多年前,大汉伏波将军马援和他的士卒们就是在征讨武陵蛮的时候染上此病而死,从此这种病就流传到了中原,成了所有汉朝人的噩梦。

    而现在“虏疮”就出现在与他们一墙之隔的马谡身上。

    典狱长的脸色都变了,他咽了咽唾沫,勉强问道:“那……那怎么办?可以治好吗?”

    “恕我直言,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千万别让‘虏疮’演变成大疫,否则整个汉中就完了。”

    “那这个病人……”

    “以我个人的看法,越早烧掉越好。”

    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烧得有些昏迷的马谡对这句话都听得一清二楚。

    诸葛丞相接到监狱的报告后,皱起了眉头。“虏疮”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去年蜀汉讨伐南部叛乱,这种病也曾经在军中暴发过,几乎致使全军覆没。丞相没想到,它会忽然出现在汉中,得病的人还是一名即将要被公审的死刑犯——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名死囚还曾经是南征战役中的功臣。

    “文伟啊,你觉得该如此处置为好?”丞相看着文书上“马谡”的名字,向站在一旁的费祎问道。

    费祎稍微思索了一下,回答说:“以幼常……哦,不,以马谡现在的情况,恐怕已经不适合再做公审了……万一因此引起疫病,可就难以处置了。”

    丞相点了点头,说实话,他从内心深处也并不希望公开审判马谡,那不仅意味着死刑,还意味着不名誉的耻辱。他已经决定放弃马谡,但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歉疚感萦绕在心头——马谡毕竟是他多年的亲信,他曾经委以重任,也曾经无比信赖过。

    “幼常啊,就让我最后为你减少一点痛苦吧。”

    诸葛亮提笔悬在空中许久,最终还是在文书末批了四个字“准予火焚”,然后拿起印章,在文书上印了一个大大的红字。与此同时,两滴眼泪从他的脸上流了下来。费祎看在眼里,小小地叹息了一声,稍微挪动了一下脚步。

    既然丞相府批准了对马谡施以秘密火焚的处置办法,下面的人就立刻行动起来。马谡的牢房无人再敢靠近,监狱还特意调来了一大批石灰撒在牢房四周;另外军正司还派人在南郑城外找了一处僻静的山区堆积了一个木柴垛,用来焚烧尸体——最初是打算在城里焚烧,但是医者警告说如果焚烧不完全同样会引起疫病。

    这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唯一需要等待的就是马谡的死亡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并不需要等多久。马谡自从发病以后,就不停地颤抖、呕吐,而且高烧不退。虽然监狱仍旧按每天的定额提供食物,但他吃得非常少。据送饭的狱卒说,那些小丘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配角演义简介 >三国配角演义目录 > 第三章 南郑